田雙雙攝
童錫麟攝
近日,在婺城區蔣堂鎮許里村的“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來自紹興、臺州溫嶺、衢州江山等地的100多位種糧大戶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參觀了從育秧到烘干的自動化、智能化、全鏈條服務生產線,參加糧食種植方面的培訓,現場氣氛熱烈。
“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由浙江萬里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不僅是浙江省首個綜合型一體化現代農事服務中心,也是浙江省五星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服務范圍覆蓋了金華市區三個區及蘭溪、龍游等多個周邊地區,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日前,“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現代化農事服務改革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經驗做法入選2024年度浙江農村改革十大案例,系金華市唯一入選案例。
“全程機械化+”疏通堵點
雖是冬閑時節,但在婺城區石道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土壤疏松、油菜管理。
2020年,虞東紅在此承包了6000多畝集中連片土地種糧。“種糧最怕成本高。從一粒種子到一粒谷子,中間近10個生產環節都離不開投入。光是招一名機手一年就要工資10多萬元。但是,有了‘好樂耕’這個‘田保姆’,種糧實現了降本增效。”
虞東紅介紹,“好樂耕”農機先進、服務專業,他們的合作從育秧延伸到插秧、耕田、肥料、農藥等多項服務,涵蓋育、耕、種、管、收全程。2024年,僅早稻、晚稻兩季育秧合作就有6000多畝,2025年預計育秧合作9000畝左右。“‘好樂耕’提供裝備、機手、管理人員,承擔了這些成本,我們就能輕松上陣。”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它帶來的便捷和高效,讓種糧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家家戶戶都要用農機,卻不是每個農戶都有實力買農機。
近年來,婺城區按照省、市要求,深入開展現代農事服務中心改革,打造“全程機械化+”服務組織,制定以糧油等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服務為重點,集成式提供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科技推廣應用、農業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綜合農事服務解決方案。出臺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建設獎補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事服務,打造“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新型專業服務組織。
“目前,‘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集成數字農業、集中育苗、烘干加工、農技服務等‘1+10’綜合服務功能,機械化應用貫穿水稻生產耕、種、管、收、儲各個環節,年服務能力達到10萬畝次,補齊農戶水稻生產機械化短板,讓農戶‘有機可乘’,實現輕資產運營。”浙江萬里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京奇介紹。
全產業鏈數字化運營提質增效
秧好一半禾,苗壯一半產。近段時間,雖然還未到育秧時節,但是“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生產部經理祖洪影,每天都會接到不少育秧咨詢電話。“2025年中心早稻計劃育秧3萬畝,目前意向育秧已有1.5萬畝。”
每年3月初,“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的自動化育秧播種流水線就會全速運轉。經過上盤、灑水、播種、覆土、疊盤等自動化控制,一張張秧盤源源不斷在生產線上誕生。播種后的秧盤采用“疊盤暗出苗”技術,高密度立體疊盤在恒溫恒濕條件下進行精準催芽,有效提高出苗率和秧苗質量。“和傳統育秧相比,數字化流水線育秧不僅效率高,而且秧苗的品質穩定,豐收更有保障。”祖洪影介紹。
金東區澧浦鎮種糧大戶余壽忠,日前已經向“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提出了600畝育秧需求。他告訴記者,“‘好樂耕’技術專業化、育秧產業化,與中心合作讓農戶放心。”
除了自動化育秧播種流水線,“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還打造烘干房數字集成系統,通過智能化中控室實現從濕谷入庫,到烘干,到進入干谷倉一系列作業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倉門是自動開關的。濕谷入庫后,設置好烘干溫度、烘干時間等數據,機器會自動運行。等到檢測水分值達標后,機器會自動停止,烘干完成了。”祖洪影說。
同時,為了減少糧食存儲溫度、濕度等一系列環境因素影響,中心配套了4000立方米的數字干谷倉,通過中控機房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可以對整體烘干、儲糧狀況進行線上查看。每個倉庫內的溫度、濕度、儲糧水分等數據清晰明了,一覽無余,保障了稻谷擁有優越的儲存條件。
數字化,為農事服務中心增添動能。近年來,“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創新打造數字化農事服務管理系統,糧食生產“從種到收”實現數字化農事作業服務,通過數字化平臺進行統一管理,明確服務程序和人員職責,對每個環節的方案制定、作業實施、質量評估、客戶反饋等進行實時監控,實現農事服務作業標準化、服務規范化、管理統一化,從而更好地為農戶提供服務。
“訂管托”多種服務鏈接需求
蔣堂鎮許里村種糧大戶夏利軍,種有近1000畝水稻,依托“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的托管式服務,實現了從購種子到送糧站的一站式管理服務。
“之所以選擇托管式服務,確實是看中了‘好樂耕’全程服務的便利、專業、高效。”他告訴記者,全程服務可不是空話,“好樂耕”還幫助農戶送糧站售賣,甚至聯系市場銷售,讓農戶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與夏利軍有著幾年種糧經驗不同的是,瑯琊鎮浩仁村村民鄭海軍,剛從2024年開始種糧,這幾天正向祖洪影咨詢育秧訂單的事。“‘好樂耕’有訂單式服務,各種訂單供選擇,適合我們這樣的‘新手’。”他說,春季溫度低,育秧是個挑戰。有“好樂耕”幫助育秧,也能省不少心。
“針對農戶種糧的不同需求,中心提供訂單式、管家式、托管式等多種農事綜合服務模式,滿足農戶多樣化服務需求。”祖洪影說,這種精準的“配餐式”服務模式深受農戶的歡迎。
具體來說,訂單式服務可根據單環節服務項目靈活下單,滿足個性化需求;管家式服務進行多環節托管,提供服務隊伍、農業機械、農資產品、技術跟蹤一體化服務;托管式服務進行全程托管,農事服務團隊參與經營,讓農戶在整個過程中都不用操心。
“好樂耕”不單在“訂管托”服務上下功夫,還在“產學研”融合機制上發力。近年來,“好樂耕”與浙大新農院合作成立鄉村產業振興研究院,積極開展新品種選育、土壤改良、健康栽培等新技術及新模式試驗示范,做深科技成果轉化。通過設立“莊稼醫院”,返聘多位農業推廣研究員帶領新農人走向田間地頭,與農戶面對面溝通解決實際問題,并定期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農業生產技能。
據了解,2024年,“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累計完成農機服務8萬畝次以上、育秧服務2.5萬畝、烘干服務1.5萬畝、農資產品應用4萬畝,農機使用效率提高10%-20%,節約農戶種植成本80元/畝以上。
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的發展,推動著當地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換農業增長動力。2024年,婺城區糧食種植面積9萬余畝,比2023年增長34.4%,全區秧盤合計209萬盤,較2023年增長35%。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