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冬日,記者來到婺城區瑯琊鎮后金村黨群服務中心,十余名村民圍坐一團,一邊做著來料加工,一邊閑話家常。
65歲村民何美嬌手上功夫飛快,“我做了幾個月,現在半分鐘就能裝完一個氣球。”另一邊,70多歲的施金月也笑容滿面道:“在這里做加工很輕松,每個月能領三千多元的工資,還能打發時間和鄰里聊聊天,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村里的來料加工點既解決了婦女們的就業問題,又兼顧了她們的家庭責任。
“這樣的來料加工點村上共有3家,因為門檻低、方式靈活,解決了一部分村上富余勞動力就業。”村黨支部書記金根其向記者介紹,瑯琊鎮后金村位于瑯琊鎮東面,在美麗的白沙溪畔,距鎮四公里。除了把發展來料加工作為助力共富的抓手之外,近年來,該村在規劃上深謀遠慮,不斷推進村莊有機更新,喚醒“沉睡”資源,積極探索鄉村振興之路,讓和諧共處、積極向上的鄉村氛圍日益濃厚。
走入村莊,放眼可見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高架建設如火如荼,而距離黨群服務中心不遠處,17畝的安置房地基建設已經全面完工,嶄新的村莊建設,不僅擘畫了村莊發展的新藍圖,也讓村民們有了更多新的盼頭。
據了解,甬金衢上高速公路浙江段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擴容及向浙西南輻射的關鍵項目,自寧波經金華、衢州至江西上饒,全長約398.5公里,實施改造拓寬后,可有效提高交通流速,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該項目也涉及瑯琊鎮800多畝土地,而后金村占其一半,征遷任務之艱巨,也讓鎮村干部們煞費苦心。
“這是事關民生福祉的大事,也涉及我們新殿下、缸鋪等兩個自然村100多名村民。自2022年開始,鎮里下派干部與我們村兩委組成7個分隊,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做好了農戶工作。”金根其告訴記者,高效率的背后是村民的顧大局、識大體,也離不開黨員干部的付出和努力。為快速打開工作局面,他們每日挨家挨戶上門講解政策,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時隔兩年多,后金村安置新區建設工程項目已初具規模。前不久,村里還帶著村民們前往安地巖頭等網紅村參觀,并召開戶主會,將主體外觀設計的選擇權交給了戶主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點贊認可。“我們此次共設計40幢房子,其中安置房26幢。房屋基礎政府建好后,本月將進行安置房抽簽,而安置房主體由村民自行建造,剩下的十余幢則進行內部招標,也是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之舉。”金根其說。
宏偉藍圖令人鼓舞,美好前景催人奮進。值得一提的是,早些年的后金村還是背負沉重債務的“落后村”。2020年,為助推村集體經濟“蝶變”,金根其將目光投向村莊北邊300多畝的華山——因多年無人打理,這里淪為了荒山。著眼于此,很快金根其便采取了行動,一方面帶人上山清理,測繪坐標,次年就將其承包給金華世軒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不僅開發出高檔花卉種植基地,將荒山“繡”成了花海,也推動沉睡資產向經濟效應、惠民利民轉變,讓債務清零,為村集體經濟“攢家底”增后勁。
“來華山看花,到白沙溪戲水,比起從前,我們村不僅新建了辦公大樓,還有了文化禮堂,很快安置區塊的一幢幢嶄新樓房也將拔地而起,讓村民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分量。”談起未來,金根其信心滿滿。他表示,依托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的火熱人氣,未來他們還將建設一條發展經濟帶,并著手開發濱水休閑垂釣中心、采摘游、民宿等,進一步提升村莊品質,促進農旅融合發展,穩步推動村集體經濟破繭成蝶,讓鄉村振興之路繁花似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