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藝)距離清明節還有一個月,位于婺城區新獅街道下裴村的烏飯莊園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這里,一場傳統美食與創新理念的碰撞正火熱上演——新推出的烏米清明粿自元宵后便開啟接單,消息一出,訂單紛至沓來。
“今年的烏米清明粿,我們可是下了大功夫!”烏飯莊園負責人、金華烏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桂華一邊忙碌,一邊笑著介紹,此次推出的烏米清明粿在口味上大膽創新,咸口以金華兩頭烏搭配雪菜、鮮筍、湯溪白豆腐干,將本地特色食材巧妙融合。甜口則推出了新口味——用金華特產佛手制作成佛手果脯餡料,外裹烏米,別具一格的烏米佛手青團,深受大家喜愛。除此之外,還有紅豆、芋泥、芝麻等傳統口味,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現在的年輕人追求新奇,把烏米和清明粿結合,既保留了傳統,又增添了新意。”李桂華表示,傳統美食想要在新時代站穩腳跟,創新是必經之路。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個剛出鍋的烏米清明粿,輕輕掰開,露出里面飽滿的餡料,香氣四溢。
烏米清明粿的制作工藝更是獨特而考究。制作時,需先將粳米用南燭葉的汁浸泡,待其充分吸收汁液后,研磨成細膩的米粉。再將焯水后的艾草加入其中,反復攪拌、揉搓。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你看,這米粉要揉到這種程度才行。”李桂華一邊示范,一邊解釋道,“揉得太干,口感會硬;揉得太濕,又會影響成型。只有恰到好處,才能做出最好的烏米清明粿。”經過這樣精心制作的烏米清明粿,與傳統清明粿相比,口感上更具嚼勁,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滿滿的韌性。同時,南燭葉與艾草混合散發的淡淡清香,縈繞在唇齒之間,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家的烏米清明粿,現在可是供不應求啊!”李桂華的妻子在一旁笑著說道,“每天光是打包發貨,就忙得不可開交。”在銷售渠道上,烏米清明粿也緊跟時代步伐。除了穩定的老客戶訂單外,線上銷售成績同樣亮眼。尤其是在江浙滬這些清明時節有吃清明粿習俗的地區,烏米清明粿成了線上熱銷的“網紅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李桂華還在為傳承和發展非遺事業做著更大的努力。目前,他正在積極籌備非遺工坊研學教育基地。改造完成后的基地可容納一個班的學生前來體驗研學。“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孩子了解烏飯制作技藝背后的歷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李桂華滿懷期待地說,“在這里,孩子們不僅能品嘗到美味的烏米清明粿,還能親手參與制作,體驗非遺的魅力。”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烏米清明粿不僅喚醒了人們的舌尖記憶,更讓人們看到了傳統美食在創新中的無限可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