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華傳媒記者 孫武斌)“很高興一畢業就找到工作,崗位就是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近日,在婺城經濟開發區寶琳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張新明說。
張新明原是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學生,半年前加入婺城產業人才學院推出的浙贛“蔚藍計劃”培訓,來到金華職業技術大學參加為期5個月的學習和實訓,并最終與實習企業寶琳科技達成用工意向,成為一名新婺城人。與張新明一起參加浙贛“蔚藍計劃”培訓班的24名學員,全部在結業儀式上與意向企業簽訂就業協議。
據悉,浙贛“蔚藍計劃”項目,是婺城產業人才學院(浙江首批8個試點的產業人才學院之一)推出的首次跨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育項目。24名來自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機電專業的首批學生參加培訓,項目把課堂建在生產線上,將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融為一體,采取“2+1”工學交替模式,即學員前兩年在學校接受課程教學,第三年在產業人才學院接受技能提升培訓,讓課程內容零距離對接企業需求,確保學員學即能用。
“同學們在實習培訓中表現得非常專業、認真。浙贛‘蔚藍計劃’項目為我們公司輸送了高素質技能人才,希望以后還有第二期、第三期。”提及首期浙贛“蔚藍計劃”培訓班,寶琳科技運營總監蔣曉斌說。
“這是政府、高校、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四方聯動共建人才培養體系的一次有效嘗試,也是深化產教融合、培育高素質人才的有效思路。”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院長彭林君說,經過近半年實踐,學校師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得到大幅提升,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近年來,婺城區一直致力于打造產業人才學院的示范標桿,通過“企業點單、學院接單”模式,構建產教融合的推廣樣板,并以“立足婺城、輻射全國”的定位,推動學院建設提能升級。婺城產業人才學院去年3月成立以來,已聯合高校、企業、人力資源機構,累計開設“浙江工匠班”、人才社團28期,舉辦招聘會、技能大賽30余場,幫扶離校未就業大學生300余人,引進大學生500余人,開展技能培訓2000余人,培養急需緊缺技能人才100余人,人才培育模式獲高校和企業好評。
接下來,婺城產業人才學院將繼續擴大合作半徑,深化模式創新,強化政策賦能,構建“全域聯動”生態圈,打造“終身學習”新范式,以更優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以“創新之鑰”解鎖“發展之門”,在浙中科創走廊建設中勇當排頭兵。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