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藝)近日,記者探訪了位于婺城區白龍橋鎮新昌橋村的“小木頭藝術空間”,一進門,木香與清漆的氣息撲面而來,瞬間將人帶入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木雕世界。
琳瑯滿目的木雕作品錯落有致地陳列其中,每一件都散發著獨特的生命力。工作臺前,木雕藝人廖江濼正專注地雕刻著兩只巴掌大小的螃蟹,蟹殼上的紋理逐漸清晰,仿佛下一秒它們就會從木頭上“活”過來。
“一次游玩時,我看到兩只螃蟹在灘涂嬉戲,大螃蟹張牙舞爪,小螃蟹活潑靈動,它們在泥灘上留下的痕跡和充滿趣味的互動,讓我瞬間有了創作的沖動。”廖江濼回憶道,“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木雕不僅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對生活的觀察和對自然的表達。”從此,他的創作重心逐漸從傳統紋樣轉向了自然題材,尤其是螃蟹,成了他作品中的“常客”。
在制作過程中,廖江濼全神貫注,手中的刻刀仿佛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他小心翼翼地雕琢著每一個細節,從螃蟹的鉗子、眼睛到身上的紋理,每一刀都力求精準。“這不僅是技術活,更是一場與木頭的對話。”他解釋道,“一刀一刻都要恰到好處,才能讓螃蟹的形態和神韻從木頭中‘解脫’出來。”
為了讓作品更具立體感和通透感,廖江濼采用了鏤空工藝。雕刻螃蟹的鉗子和腿部關節時,他屏氣凝神,每一刀都精準無比。“稍有偏差,就可能前功盡棄。”廖江濼說道。經過數周的精心雕琢,兩只螃蟹逐漸在他的手中成型。為了讓作品更加生動,他還在螃蟹身下的“灘涂”部分下足了功夫,雕刻出水沖刷后的痕跡。
暮色漸沉,工作臺的射燈將廖江濼的影子投在墻上,與滿屋的木雕影子交錯成趣。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只剩下他與木頭的對話。對于自己的作品,廖江濼充滿了自豪:“我希望通過這件作品,讓更多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也讓大家了解木雕這門傳統手藝的魅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