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苑)近日,婺城區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處理了一起復雜的合同糾紛案件,這不僅為妥善解決社會矛盾提供了生動案例,也進一步展現了“婺正坊”品牌在調解領域的專業能力與民生關懷。
2024年11月,在某工程項目中,沈某與李某共同招募工人,承諾每日支付400元報酬。孫某、魏某、劉某、韓某得知后,從江蘇、江西等地趕來,卻被告知工程協議未簽,開工日期未知。四人因此承擔了路費、租房定金、生活費、誤工費及購置工具等經濟損失,要求沈某全額補償。沈某則表示,通知是李某私自行為,自己并不知情,雙方因此對責任界定與賠償范圍產生爭議。
案件受理后,“婺正坊”調解團隊迅速行動。調解員聯合網格員、法律顧問和志愿者,共同梳理案件事實,深入調查核實相關票據和合作細節。網格員憑借對當地情況的熟悉,協助調解員快速了解糾紛背景;法律顧問則從法律層面為調解提供專業支持,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志愿者則安撫當事人情緒,促進溝通交流。通過多方協作,調解團隊發現了職責不清和信息傳達錯誤的問題,并搭建溝通橋梁,組織雙方面對面調解。
調解過程中,調解員耐心傾聽雙方訴求,引導當事人理性表達,最終促使沈某認識到商業合作規范的重要性,并同意補償四人數額為7000元的賠償方案。此次調解不僅化解了雙方的矛盾,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權益,也為處理類似糾紛提供了借鑒。
近年來,婺城區積極推動“婺正坊”調解品牌的建設,通過吸納居民志愿者、專業律師等多元化人才,組建了一支“調解員-網格員-法律顧問-志愿者”多方參與的調解隊伍。網格員扎根基層,及時發現矛盾隱患;法律顧問提供專業法律意見;志愿者則以溫情服務化解對立情緒。這種多元主體協同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調解效率,更彰顯了“婺正坊”品牌的民生溫度與專業力量。
同時,婺城區通過設立“鄰里互助、和諧互促”積分兌換超市等創新舉措,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參與熱情。在過去一年中,婺城區的調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多次獲得央視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在推進司法協理員制度試點、提升調解員業務能力、安置幫教工作等方面,婺城區均取得了優異成績,贏得了廣泛好評。
展望未來,婺城區將繼續深化“婺正坊”品牌建設,落實規范化建設要求,探索建立15分鐘便民調解服務圈,提升調解協會的服務能力,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不斷創新調解員選拔和培訓模式,更好服務于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