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星羽與主播在直播
十年前,“80后”夫妻張星羽和邵春燕在婺城區新獅街道,從零開始踏上手工零食電商賽道;十年后,兩人擁有4000多平方米廠房,100多位工人,企業入駐丁丁科創園,年銷售額躍升至2億元。
十年間,電商賽道風起云涌,老牌巨頭與新興品牌爭相角逐。張星羽和邵春燕在創業之路上,一個負責運營,一個負責產品研發,從未故步自封,也從不輕言放棄,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把金華市肥貓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展成一家全網200多萬粉絲的網紅企業,成功開辟了一條手工零食電商賽道。
初涉電商不成功的起點
張星羽是婺城區安地鎮人。早些年,他賣過保險、做過10年DJ,還有一次餐飲業的創業經驗。“2010年,我們夫妻倆到義烏開餐廳。100個平方米,十幾個員工,房租貴、人工貴,運營成本大,開了不到一年,就虧本轉掉了。”他回憶道,經受社會“鞭打”后,他開始思考,接下來該干什么?
2011年,正處于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時候,電商行業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無數人的創業夢想。在《全球電商進化史》書籍的啟發下,張星羽懷抱著創業夢想,踏上電子商務之路。不過,起步比想象的艱難,現實很快給他當頭一棒。“剛開始,我賣過包、拖鞋、襯衫、日用品、家居擺件,都沒有成功,到最后只剩下5000元錢。”他又在思考,下一步該怎么辦?
機緣巧合,他嘗試賣起了襪子。“每雙襪子進價1.6元,我賣2.88元,一天能賣1000單。”這一變化,讓前途明朗了起來。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倉庫里,兩個貨架,一張桌子,一個打包臺,就是張星羽的一切。“一個人兼打包、客服、售后、設計等,就這樣堅持了三年。”他說,這三年,晚上還要帶孩子,所以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
誤打誤撞結緣零食賽道
當張星羽在電商行業有起色后,他立馬叫邵春燕回家幫忙。彼時,邵春燕已在義烏做財務多年。回到金華后,從原來穩定的高工資,一下子落到谷底,邵春燕產生了極大的落差感。不過即便如此,她依然認定,“既然回來創業,就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來,全力以赴。”
想不到,2014年年底,一條朋友圈的火爆出圈,引來了社交電商的巨大流量,讓夫妻倆一腳踏進了零食電商賽道。“那條朋友圈的內容是我姑姑家的農家地瓜糖,非常質樸,圖片也很簡單,第一個月就賺了十幾萬元。”邵春燕說,從此,企業一發不可收拾,不斷推出網紅手工零食。
微商首秀即告大捷,這背后做對了哪些事?張星羽對此進行了總結,微商在用戶關系鏈、圈層畫像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以此為依托,經過朋友轉發、老客戶口碑裂變、設立代理機制系列“組合拳”,首波流量被穩穩接住。由此,夫妻倆抓住零食電商的發展機遇,成功攫取到第一桶金。
2015年被稱為微商的爆發年。經過量變的積累,在以流量引領商業潮向的敘事中,微商注定要走到“爆發前夜”。2015年10月,“肥貓鮮森”就經歷了微商大爆發。“我們開發了一款紫薯糖,一天幾乎要賣三車。”2016年,“肥貓鮮森”周營業額超100萬元,年利潤超500萬元,精準踩中了微商發展的紅利期。
市場轉型迅速以變應變
如果說成功接住微商流量的經歷,是“肥貓鮮森”創業故事的初始版本。那么,從微商領域跨入抖音江湖,就是他們事業的又一次進階。
2018年,微商市場轉型,流量紅利退潮,“肥貓鮮森”面臨著新的考驗。“我們在焦慮,從哪里獲得新的流量?”邵春燕回憶道,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地推”,她前往杭州各大辦公樓、商場、食堂等地擺攤,推銷自家零食,結果以失敗告終。然后,他們又找主播合作,在快手搞直播銷售,還是以失敗結束。
屢戰屢敗帶來的失意,只有親歷的人才能體味。不過,張星羽與邵春燕并沒有因此止步,而是努力尋找突圍路徑。2018年年底,張星羽與幾個朋友一起到鄉下阿姨家玩,偶遇她們家在做青團。他的朋友就嘗了一個,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餡料,“好吃到爆炸!”就是這樣一條短視頻,很隨意地在抖音一發,結果卻火了。張星羽敏銳地意識到,新的機遇來了。做鏈接、上架、開賣,迅速接下這波“大流量”,一下子賣出幾千單。
青團的時令性強、保質期短,不能長時間售賣。為避免人走潮退,夫妻倆又快馬加鞭、順水推舟,推出農家地瓜干,前后上線兩三條鏈接,銷售破百萬單。緊接著,又圍繞時令節氣,不斷推出各類手工零食,把到手的流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銷售動能。2019年,“肥貓鮮森”躍升為全抖音TOP級商家,商品交易總額首次超1億元。
創設理念優勢愈發明顯
十年,一路走來,競逐零食電商賽道的經歷,讓張星羽與邵春燕開始更多地思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好產品’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張星羽認為,“肥貓鮮森”的優勢在于,有自己的產品理念,那就是“好吃、健康、有特色”,雖繁不省人工。圍繞這一理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科學的產品標準、配方、品質、口味,市場優勢明顯。
遵循這樣的判斷,“肥貓鮮森”把產品研發作為工作重心,通過細分市場需求與人群,精準定位產品,在手工零食賽道中展現獨特的品牌價值,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像這一款秋梨竹蔗茶,每包的原材料梨片、竹子、甘蔗等,都是來自源頭工廠。在制作過程中堅持手工,注重每一個細節,確保產品品質一流。2022年上架當天,訂單將近2萬箱,遠遠超出了預期。”邵春燕介紹,目前企業已創新研發產品60余種。
與此同時,企業也在店鋪運營方面下功夫,堅持每天在抖音直播14小時,從中午12點開始到凌晨,銷售數十款產品,目前直播間已有137.3萬粉絲。為了擴大受眾面,張星羽也在發展自己的個人賬號,5.2萬粉絲的“瘦老板”也為店鋪吸引了一批消費者。
深耕賽道,除了要有產品與運營的雙驅動,還得注重人才的培養。“肥貓鮮森”積極引育青年人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人才提供了成長沃土。
“經過不斷努力,2024年,企業年銷售額躍升至2億元。”張星羽說,當前公司的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如何克服現有場地不足和發展期產品銷售量激增的矛盾,是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電商交易模式不斷迭代的趨勢下,未來肯定會有其他新模式涌現。面對各種挑戰,2025年,企業將繼續在手工零食賽道上競跑,緊跟時代潮流,擁抱適應新變化,抓住行業趨勢、夯實產品力、深耕供應鏈、注重用戶體驗,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多元訴求。
可以預見,“肥貓鮮森”,還要繼續攀爬下一座山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