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把民生問題列為黨執政興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2009年婺城區政府工作總體要求中又提到要緊扣“重發展、促民生、保穩定”工作主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和諧社會建設。這對新形勢下做好民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認為,民政部門作為承擔民生工作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解放思想,找準定位,主動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以解放思想為引領,找準婺城民政事業發展定位。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核心理念,充分認識婺城民政自身的條件和優勢,堅持主體意識,按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統籌民政工作,做足做好“為民服務”這篇大文章。
一、明確方針,堅持民政事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堅持維護弱勢群體基本權益優先原則,強化民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服務職能,明確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在民政事業中的不同角色,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需求作為民政領域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建立財政對社會事業投入穩步增長機制,加強民政管理法制化,推進民主管理社會化,實現民政事業公平、持續、健康發展。
二、明確職責,積極發揮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按照民政工作職能,擴寬視野、拓展服務,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社會建設、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要在社會保障中發揮民政工作的兜底作用;在增強社會管理的合力中,發揮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協調利益、化解矛盾的作用;在加強各類社會組織的管理和監督中,充分發揮民間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和規范行為的作用等等。
三、明確政策,及時調整民政事業的發展方向。當前,民主工作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大局,所有工作都要有利于黨和政府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促進改革發展和穩定。要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目標,樹立以人為本新理念,把為民作為工作出發點,著力健全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工作機制,推動婺城民政工作實現統籌協調發展。
以解放思想為先導,突破制約民政事業發展瓶頸。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產生了影響,在這種形勢下,潛在的民政責任和使命也許將遠遠超過傳統的認知范疇,民政工作必須跟進。我們必須深入剖析問題,切實找準阻礙民政事業發展的癥結所在,努力從思想上警醒,在行動上落實,實現民政事業的新跨越。
一、突破阻礙民政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民政系統中一些同志不同程度的存在因循守舊、怕擔風險、不思進取等與民政事業發展不相適應的陳舊觀念,思路不開闊。我們必須破除這些陳舊觀念,樹立起科學、發展、創新的新思想新觀念。
二、突破制約民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目前,我區民政信息化、規范化建設滯后;基層民政隊伍力量薄弱,年齡老化嚴重,工作疲于應付,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民政事業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基層民政隊伍建設,建立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考核、服務質量評判、工作實績獎懲和廉政紀律約束等機制,著力提升部門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三、突破限制民政科學發展的資金瓶頸。我區現有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不夠完善,經費投入不足,救助面太小,資金不足則是制約婺城民政事業科學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們必須在爭取政府加大投入同時,繼續拓寬和規范籌資渠道,運用政策導向、利益驅動、精神褒揚等方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發展民政事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