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并不說明艾青對家鄉和鄉村的厭棄,他的“厭棄”實際上表達了鄉村和城市對立的一種抗議,并且他是有著非常強烈的愿望,要把鄉村也變得像城市一樣富裕,農民也要像城市的人一樣生活的有尊嚴。艾青在《村莊》一首詩中非常激憤地說出了這點:
連傻子也知道那些大都市是一群吸血鬼——
它們吞蝕著:鋼鐵,木材,食糧,燃料
和成千上萬的勞動者的健康;
千萬個村莊從千萬條路向它們輸送給養……
正因為艾青深刻地意識到城鄉的這種對立,尤其是他到過歐洲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后,還深深地意識到了發達國家和殖民地國家之間的對立。所以他多么深切地希望自己家鄉的村莊能夠變成工業化的田園,城鄉之間的差別能夠消失:
要到什么時候我的可憐的村莊才不被嘲笑呢?
要到什么時候我的老實的村莊才不被愚弄呢?
什么時候我的那個村莊也建造起小小的工廠:
從明潔的窗子可以看見郁綠的杉木林,
機輪的齊勻的鳴響混在秋蟲的歌聲一起?
什么時候在山坡背后突然露出了一個煙囪,
從里面不止地吐出一朵一朵灰白色的煙花?
什么時候人們生活在那里不會覺得卑屈,
穿得干凈,吃得飽,臉上含著微笑?
什么時候,村莊對都市不再懷著嫉妒與仇恨,
都市對村莊也不再懷著鄙夷與嫌惡,
它們都一樣以自己的智力為人類創造幸福,
那時我將回到生我的村莊去,用不是虛飾而是真誠的歌唱去贊頌我的小小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