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白龍橋鎮人大主席傅標兵
幾年來,隨著婺城新城區的建立、臨江工業園區的擴大,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進,白龍橋一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發展必然伴隨著矛盾,比如說土地征用,資金投入等問題。白龍橋人大主席傅標兵說,作為人大工作者就是要深入基層去了解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這些矛盾,及時研究整理并作出預測,以求提出可行的解決之道,塑造一個平穩的發展環境。
從2009年下半年接手人大工作以來,傅標兵便不折不扣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深入基層調研、傾聽群眾呼聲、調動人大代表積極性,充分發揮人大的功能。今年"兩會"期間,白龍橋鎮26名人大代表共上交議案70件,內容涉及農業農村、教育、交通、衛生、社區、城鄉統籌等多個方面,普遍反映出了全鎮發展中凸顯的和即將面臨的問題。
農村的交通問題是目前代表們熱議的話題,首先是城鄉公交統籌問題。代表們反映實行了城鄉公交統籌,給群眾的出行帶來了便利,很受群眾歡迎。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不少的矛盾,比如說站點設置不盡合理;鄉鎮區間的公交車"五類人員"待遇現在還不能享受;公交車速度慢于原來的中巴等。其次是作為一個重鎮,白龍橋鎮還有很多村的道路沒有聯網,特別是古方管理處區域,很多村的交通都非常不便。對于這些問題,傅標兵都非常關注。"希望政府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并盡快予以解決。"傅標兵說。
還有集鎮的布局、污水處理等也是代表們普遍反映的問題。如今,白龍橋的工業集聚規模越來越大,人口也會越來越多。"所以集鎮規劃必須具有前瞻性。"傅標兵說。所以,諸如功能布局、基礎設施等設計都要符合時宜,合乎發展趨勢,以避免短期就被淘汰的情況。
此外,農村教育、農村社區化等工作問題也都是傅標兵所關注的。他說,從2006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破除了很多陳舊的東西,這是好事情。但是,"破"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新的體系。"新的一年,我們白龍橋人大必定努力尋求矛盾的解決之道,著力掃清發展中的障礙。(記者周玉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