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當一輩子“致富紅娘”
——記“個協杯”創業自強獎獲得者葉旭英
“只要手底下還有鄉親愿意做來料加工,我就會把經紀人這份工作一直做下去!”說這話的人叫葉旭英,是婺城區安地鎮一名普通農婦。她憑著頑強和堅持,在家人的反對中闖進市場,走上了一條帶動鄉親共同致富的創業道路。她被評為了婺城區優秀來料加工經紀人,并獲得了婺城區第三屆“個協杯”創業自強獎。面對榮譽,葉旭英更堅定了她的信念,要為鄉親們當一輩子的“致富紅娘”。
在2003年之前,葉旭英和大多數安地鎮的農婦一樣,過著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的日子。一家人只靠著丈夫“刨地”的微薄收入度日�!捌鋵�,在骨子里,我是一個不甘心過‘苦日子’的人,那一年,當我從親戚朋友口中慢慢了解到來料加工這個行業后,我心動了。”葉旭英笑著回憶說,剛開始,她跟一些鄰居說了自己想當來料加工經紀人的想法,沒想到大家立即表示支持�?墒�,他的丈夫卻表示反對,認為孩子還小,需要她的照顧。葉旭英說:“當時我非常看好來料加工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心里憋著一股子勁,加上鄰居們都很支持,也就不管不顧地走上了這條路�!�
然而,來料加工經紀人的道路,葉旭英走得并不順利。最初,她從別的經紀人那里拿貨,拿到的往往是最難做的活,而且加工費被壓得很低。這樣一來,她幾乎是做一批虧一批。后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學會了獨自闖蕩義烏市場。早上五點,葉旭英就起床,趕到工商城搭車去義烏,下午帶貨回金華,再轉車趕回安地家中。每次等她回到家,天都黑了。盡管獨自往返義烏拿貨非常辛苦,但鄉親們得到的加工費高了,她自己也開始有盈利了,葉旭英對此十分開心,干勁更足了�?墒�,意外連續發生在兒子身上,這讓葉旭英因為心疼孩子而產生了放棄事業的念頭。
“有一次,我從義烏拿了貨回家,天已經黑了�?斓郊议T口的時候,碰到了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很吃驚地問我:‘你現在才回家?你兒子中午的時候腳割傷了,流了很多血,挺嚴重的。你趕緊回家看看吧!’我一聽,趕緊跑回家,結果在客廳的長板凳上看到了已經睡著的兒子和女兒。我叫醒女兒后才知道,兩個孩子都沒吃晚飯,而丈夫也還沒回家。兒子腳上包著厚厚的紗布,據說受傷后回家找不到我和丈夫,坐在門口哭了很久。后來,鎮衛生院醫生經過我家門前,才把兒子帶到醫院包扎�!碧崞鸫耸拢~旭英滿臉心疼。她說,那段時間,兒子很不順利,被同學打傷,手又被開水燙傷……每一次兒子出事,她都在外忙著拿貨送貨。為此,兒子、女兒都曾哭著說:“媽媽,為什么你總是不在家?”丈夫更是一再抱怨葉旭英“太不顧家”。
面對子女的眼淚,葉旭英遲疑了:她開始考慮放棄來料加工經紀人的工作�?墒�,她的打算讓那些做來料加工的鄉親們急了。那幾天,幾乎每一個到她家拿貨、交貨的鄉親都會和她說兩句心里話:“旭英吶,你不能不做�。∑綍r做做手工,我手頭才寬松一點。要是你不去拿貨,大家都沒事做了。你家里的事,讓我們大家想辦法幫點你吧�!本瓦@樣,聽著鄉親們動情的話,葉旭英再次踏上了去義烏進貨的路。
伴著汗水,葉旭英走過了來料加工經紀人的第七個年頭。如今的她,有了基本穩定的供貨廠家和一批熟練的加工工人;拿貨、交貨也用上了“先電話聯系,然后通過相熟的托運部托運”的方式,不用再兩地跑。當然,作為來料加工經紀人所面臨的“精神壓力”,她只能自己克服。
在葉旭英家客廳里,存放著1.5萬條項鏈,“這些項鏈是去年6月接的貨,鄉親們趕了一個多月才完成。沒想到,貨送過去之后,老板表示訂單有變動只收下了1.5萬條,剩余的1.5萬條項鏈讓托運部重新發了回來,抵作加工費�!比~旭英告訴記者,因為沒有銷路,項鏈只能積壓著。但鄉親們做手工掙得是辛苦錢,她寧可自己出錢支付2萬余元的加工費用,也不能讓鄉親們吃虧。
葉旭英說:“現在,村民賺錢的路子越來越多,我的來料加工隊伍有些‘萎縮’,加工點從15個減少到7個,但為了那些依然需要通過來料加工掙錢補貼家用的人,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