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假學”要不得
“讀書讀個皮兒,看報看個題兒”、“把報紙當‘廢紙’,把書本當‘樣本’。”這是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厭學假學”態度的一種真實“寫照”。
很顯然,這種“厭學假學”的現象折射出的是一種典型的不想學、不愿學、學不進的浮躁思想。在實際生活中,持有類似學習態度的黨員干部還不在少數。例如:有的基層領導雖說官不大,但卻患有嚴重的“依賴癥”。無論是作報告還是上黨課,一切由秘書代勞,自己只是讀讀文、念念稿,照本宣科,裝模作樣。有的領導干部學習患有“逃避癥”。搞調查研究,只是名單上“掛帥”,卻很少行動上“出征”,不重視向實踐學、向群眾學。有少數領導干部患有“虛假癥”。學習弄個“假文憑”,搞個假“知識護照”,一副玩弄學識的“假把式”,不注重向書本學。還有一些黨員干部染上了“厭學癥”。學習起來總是不在狀態,聽起課來總是無精打采,心不在焉,別人在臺上辛苦講,他在臺下當“瞌睡蟲”,個別的干脆掛個號、簽個到,一走了之。這些黨員干部嘴里也常常喊著“知識陳舊”、“本領恐慌”,可行動卻是不慌不忙,若無其事。這種厭學、怠學、棄學之態,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將有多少寶貴的學習之時、學習之機付之東流;有多少自己應當經常學、必須學的東西從眼前一晃而過,一揮而去。
試想想,各級領導干部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是率領一方的帶頭人,其加強學習,提升素質,增強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治理一方、建設一方、發展一方、造福一方。假如總是以“假學厭學”的思想行為來對待學習,總是想用老經驗、老套路、老辦法來解決和處理新問題,那顯然是難以駕馭科學發展這艘“前進航母”的。
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目標,警醒廣大黨員干部,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不斷發展的形勢,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深入,必須自覺培育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勇于學習、創新學習的學習品德,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這樣才能使我們有過硬的本領來執好政、治好國、為好民,才能使我們引領發展的步伐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因此,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堅持先學一點、勤學一點、多學一點、學深一點,以模范的行為帶動學習,以更高的標準檢驗學習,努力做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好干部。
——資料來源:2010年9月21日《人民日報》
人生九件事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
一、孝老。父母哺兒是春蠶抽絲,侍奉雙親自然是理所應當。別的事可以不急,這個事要急。
二、行善。行善等不得發達之時,等不得日進百金之日,最窮的人也能行善。只要利他,凡事皆善。行善要及早。
三、健身。健的方法很多,有時要飽一點,有時要餓一點,有人泡腳,有人沐頭。要愛護自己的身體,讓身體覺得自從跟了你沒吃虧。健身不能等。
人生有三件是不能怕:
一、年齡。有人恐懼年齡,這是可笑事情中最可笑的事。年齡大,說明你是贏家。人活著,比樹活著難度大得多。能順利的活下來,是萬幸之幸。怎么能恐懼年齡呢?恐懼年齡的人有一點小小的虛榮心,但他早晚會知道活著已是上天的恩賜。
二、孤獨。人是群居動物,然而孤獨可以清心,可以寧神。人總有孤獨的一刻,在茫茫人海中照樣孤獨,做大事更要適應孤獨。能孤獨而會交際,才是活力的象征。
三、未來。在過去、現在、未來這三樣東西中,能把握的只有現在。內心強大的人好比過獨木橋的人,只要走好眼下這一步就可以了,別想下一步。未來無須怕,因為它還未來。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悔:
一、工作。在怨恨中工作比吸煙酗酒的毒性還大。努力工作并在工作中享受樂趣,是福分。居什么崗位都不必后悔。
二、機遇。如果沒有抓住機遇,相當于這個機遇并不存在,悔沒有用。有用的是,機遇變身再來時抓住它。諺語說: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沒有天天遇到機遇的人,也沒有一輩子遇不到機遇的人。另外,誰知道當年沒抓到的機遇是禍是福呢?誠實篤定的人,對什么事都不悔。
三、出身。出身所代表的不光是父母,還有童年與鄉土的一切。有些虛妄的人常后悔自己沒有生于深宅大院。父母給你一條搏天下的性命,其他的要靠自己闖。對出身后悔的人早晚會當叛徒。
——資料來源:2010年8月1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大國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后美國世界》
中信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定價:35元
本書為《新聞周刊》主編法里德•札卡瑞亞的作品。本書通過描述世界范圍內發生的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移,以討論所有他者的崛起。《后美國世界》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出版,立刻成了暢銷書,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已成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隨身讀物,可見《后美國世界》作品思想的影響已非一般。
在線閱讀: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3415.HTML
《歷史--何以至此(從小事件看清末以來的大變局)》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定價:29元
本書是中科院史學研究員雷頤先生的文集。文章所寫內容多為中國近現代史話題,本書雖然是一本隨筆集,但綜觀全書,我們完全可以說,作者實際探討的是同一個主題:是什么樣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與期望落空?又是什么樣的力量使激進革命像輪回一般在中國歷史上反復演出?雷頤的隨筆很通俗,但他的通俗不是講故事,而是把問題講明白,講到點子上,這很難得。
在線閱讀: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7839.HTML(連載中)
《中國向何處去》
人民日報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定價:58元
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我們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選對了,我們就可以避免發展中的陷阱;走錯了,我們就可能跌人社會政治動蕩、經濟低速發展、人民長期不富裕、國家競爭力不強并下降等發展的“中國陷阱”之中。
如果沒有特殊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如果未來30年中,全球中國以外的經濟每年平均增長4%,中國GDP年平均增長7%,中國GDP規模將從目前占世界GDP總量的6%上升到13.6 9%,如果未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00%,2040年時,將會恢復到1700年時中國經濟發展占世界GDP總量1/4的水平,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2050年時,恢復到1820年時中國GDP占世界總量1/3的水平,中華民族經過近200年艱苦卓絕的奮斗,將在21世紀中葉實現偉大復興!
在線閱讀:HTTP://WENKU.BAIDU.COM/VIEW/CA24A16527D3240C8447EF57.HTML
薦稿熱線:區委宣傳部82306811(虛擬號659569) 郵箱:ll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