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患者的貼心人
——記婺城區“十佳醫生”邵文琰

“真誠對待和服務好每位病人,不給親人用的藥和做的檢查絕不在病人身上使用,杜絕過度醫療。”——這是婺城區“十佳醫生”、洋埠鎮衛生院副院長邵文琰的心聲,也是他從醫19載的真實寫照。
1992年8月,邵文琰從金華衛校畢業分配到洋埠衛生院工作。因醫院業務發展需要,第二年,邵文琰來到市人民醫院麻醉科進修1年。從那以后,他成了洋埠衛生院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麻醉醫生。麻醉醫生歷來被醫學界稱之為無名英雄,麻醉科也被醫學同道們公認為事故糾紛多發的是非之地。在這個風險系數極高的領域中奮斗拼搏了18年的邵文琰深深感到:“麻醉醫生的三大職責是:保證手術過程中病人的安全;提供手術需要的各種條件;保證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無痛。”從事麻醉工作以來,他不分白天黑夜,總是隨叫隨到,潛心研究和開展疑難危重病人的麻醉處理與治療工作。與手術醫生相比,他堅持來得早一點,走得晚一點,到病人那里跑動得勤一點。至今他所經手的麻醉病人近3000例,沒有出現一例麻醉意外。很多病人都對他說,只要看到他在,就會感到安心和放心,就不會害怕手術,有勇氣去面對手術。
1999年,邵文琰又去市中醫院眼耳鼻喉科進修1年,回院后建立眼耳鼻喉科。他從零起步,向專家虛心學習,認真總結經驗,在上級專家支持下業務量不斷增加。他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方面技術好、經驗豐富,至今已開展白內障、青光眼、鼻竇炎、鼻息肉、扁桃體炎及中耳炎等手術近千例。其中防盲致盲的重點白內障手術600例,手術全部成功。使每位接受手術的患者恢復了光明,重新有了生活自理能力。在當地及蘭溪、龍游等周邊縣市,只要碰到經過他診治的病人,沒有一個不豎起大拇指的。龍游湖鎮有一位83歲老人,因心臟病從龍游人民醫院出院回家后就出現青光眼發作,痛了三天后找邵文琰治療。經過仔細檢查,邵文琰發現患者眼壓很高,又有心臟病,精神較差,手術有較大風險。但家屬及患者執意不肯去大醫院,邵文琰冒著風險為患者進行手術,手術獲得成功。
邵文琰深深知道,“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做一名好醫生,僅有良好的醫術是不夠的,還得有高尚的醫德。在臨床醫療過程中,他始終把醫德作為一名醫生的靈魂。面對農民群眾和農村患者,他堅持一切以患者的利益為重,從不開大處方、不開不必要的檢查。在患者眼里,邵文琰就是一位平易近人、態度和藹、醫德高尚,值得托付生命的好醫生。他一人要做內科、耳鼻咽喉科及麻醉三項工作,每年在完成日常門診13000余人次基礎上,還要參與手術、麻醉年400余人次,因此中午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飯,有時還要參與值班。但不管自己多忙多累,邵文琰和患者說話時,總是言語溫和,面帶微笑,真誠傾聽,耐心解釋。
在邵文琰心中始終鐫刻著八個字:“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在他看來,每接觸一個病人都如一張空白的試卷,對醫生都是一次新的考試。只有刻苦鉆研,追求精益求精的醫術,才能更好地為病人解除疾苦。因此,他在兢兢業業為病人服務的同時,還不忘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除認真學習醫學理論知識外,只要有培訓機會及專家講課,他都會去參加討教。1994年-1997年,邵文琰在浙江醫科大學取得了大專學歷。2000年-2007年,在浙大醫學院取得了本科學歷并獲學士學位,并先后在省級雜志上發表了《基層醫院行小切口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98例體會》、《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和社區干預》兩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