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婺城區雅畈鎮的芳田村,村民們用2200多只饅頭疊起“饅頭柱”。饅頭柱的底座呈正方形,高約8米,由四五個村民在前一晚花了兩個多小時,逐層疊上去。
據村民介紹,疊饅頭是當地慶元宵的風俗形式,起源于唐朝。使用的饅頭與普通饅頭大小差不多,但是中間一部分用糯米做成,又稱為“消災饅頭”。每年正月初八到元宵,周邊的芳田、加全塘等六個村莊輪流在廟門口疊很多饅頭,寓意“步步高升”。
浙江在線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