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生
對話
從長遠來看,這件事(李連生造假)對學校是有好處的。去年我們照樣得了5個國家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建華
一個月前,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通告,正式撤銷西安交通大學原教授李連生等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決定,收回獎勵證書,追回獎金。這是我國第一例因學術造假被撤銷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
3月5日下午,羊城晚報記者在北京會議中心專訪了正在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建華。他不僅詳述李連生造假事件以及西安交大為此所做的工作,也表達了對高校學術道德傳統的認知與希望。
曝光造假 是件好事
羊城晚報:您怎么看待李連生事件對西安交大的影響?
王建華:事件從外部看似乎負面影響很大,但并沒有造成西安交大申請不到項目、獲不了獎的局面。相反,評審專家在看到西安交大的項目時可能會想,既然學校要求如此嚴格,態度如此認真,師生對造假如此深惡痛絕,報獎材料可能會更實在、更值得信任。從長遠來看,這件事對學校是有好處的。去年我們照樣得了5個國家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羊城晚報:2007年年底開始至今年2月,西安交大6位老教師就共同舉報李連生。對這6位教師的行為,您怎么看待?
王建華:西安交大是個老學校。很多老師遇到這種事都會站出來,這是一個傳統。他們就是在傳承西安交大的學術傳統,他們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羊城晚報:有觀點認為,是因為6位教師堅持舉報了4年才使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王建華:4年這個時間不太確切。這個事情是好幾件事情聯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只有一件事。是前面的事處理了之后,他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因為最后一次涉及國家科技部,這個要比較慎重,學校是處理不好的,我們要把所有的證據提交到國家的有關部門。因為這個項目涉及的是個小專業,真正熟悉的人比較少,只有這些進行舉報的專家有看法,學校才能去核實,并對事情進行處理(記者注:2010年3月21日,李連生被西安交通大學取消教授職務、解除教師聘用合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