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技術送下鄉 農民增收有保障
3月12日,市農業局、畜牧獸醫局、婺城區農林局在白龍橋鎮中心廣場舉辦助農增收送服務暨“創先爭優,興牧強農”專題活動。
在活動現場,畜牧獸醫局咨詢臺前一大早就擠滿了前來咨詢的養殖戶,資料也很快被養殖戶們一搶而空。來自羅埠鎮花園村的養殖戶陳永隆告訴記者,他家養豬已經養了5年,目前有母豬10多頭,由于技術原因規模一直無法擴大,前幾天聽說這里舉辦這樣一個活動,所以今天就約了附近村子的養殖戶們一起趕過來。在陳師傅手上,記者看到從活動現場拿來的一疊資料和病害防治藥品,他說:“雖然養豬已有五年時間,但還是感到養豬知識缺乏,遇到發病的豬經常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次是來學習取經的,要把好的東西帶回去”。
據了解,白龍橋鎮是我區的畜牧業強鎮,目前有奶牛養殖4500多頭,生豬55000多頭,家禽35萬余只,養殖量均位于全區第一。因此提高養殖水平,加強動物疫病科學防控,對推進當地畜牧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著重要作用。市農業局及相關單位在白龍橋開展畜牧獸醫專題送服務下鄉活動,把最實用的技術教給養殖戶,用科學的養殖技術引領當地畜牧產業的發展,對提高當地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起著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我區畜牧業規模養殖發展很快,但散戶養殖仍占據半壁江山。這些散戶對法律法規及動物疫病防控知識相對缺乏,針對這些情況,市農業局除了送養殖技術以外,還開展了動物防疫專題培訓,為農戶講解《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的新政策。據了解,針對目前養殖業疫病防控存在的問題,《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對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作了明確的處罰規定,同時對動物進行強制性免疫也進行了明確規定。白龍橋動物防疫站黃春貴告訴記者,防疫條列規定病死動物不能亂扔,要無害化處理或者深埋,但現在仍有部分養殖戶意識淡薄,希望通過這種活動引起他們的重視。
據悉,市農業局除了在白龍橋進行畜牧獸醫相關培訓外,還將根據不同地區農業特點開展一系列助農服務活動,如苗木花卉種植培訓,糧食種植培訓,水產養殖培訓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