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制宜定政策 干群合力求突破
“經過兩個多月的攻堅突破,我們村首批實施舊村改造的100多戶、近10000平方米舊房已經全面拆除,在上級領導的協助與支持下,打了一場漂亮的拆除舊房攻堅戰。”昨天,瑯琊鎮東畈村村主任張正清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了。在村兩委班子的身先士卒、頑強奮戰的團隊協作精神感召下,該村的農房改造工作找準了切入點和突破口,終于取得了農房改造工作的新突破。
作為婺城區今年實施農房改造的27個試點村之一,東畈村全村總戶數420戶,總人口1240人,由3個自然村組成,土木結構舊房占總戶數的七成左右,無人居住及危房較多。
自今年3月農房改造啟動以來,張正清帶領村兩委干部對全村危舊房和一戶多宅的農戶進行調查,摸清了全村有危舊房213戶,一戶多宅162戶。掌握基本情況后,村干部挨家挨戶做好宣傳發動、簽訂協議、舊房拆除等工作,把農房改造這項工作的目的、作用、成效和有關上級政策同村民講清楚、講明白,爭取廣大村民特別是拆建戶的參與和支持。
由于該村農房改造工作涉及的農戶較多,為此,該村干部一方面合理安排村干部工作分工,對涉及自身或親戚的,由聯系村干部主動做好相關工作,帶頭拆除危舊房。另一方面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策。對于危舊房拆除以后,無房居住的農戶,由村集體先安排租住在其他農戶或暫時安排在村安居房居住。在農房改造中,該村支委盛洋元除了自己帶頭拆除舊房,還親自做起了弟弟的思想工作,使其簽訂協議,順利拆除舊房。
為了確保工作取得實效,讓農房改造惠及于民,東畈村兩委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計劃,根據農房改造工作要求,合理調整村莊建設規劃,并將農房改造與污水處理結合起來,先實施農房改造,后進行污水處理工程,避免了重復建設的資金浪費。在征求廣大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多次召開村兩委會議,反復討論,集體研究確定具體的拆建方案和補償政策,并經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會議一致通過,讓村民充分了解、參與監督,贏得了廣大村民信賴和支持。
據了解,瑯琊鎮今年共安排農房改造村7個,其中東畈村拆除破舊房進展迅速,不到兩個月時間,拆除破舊房10000余平方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東畈村的農房改造強勢推進對全鎮各村干部觸動很大。在東畈村的引領下,帶動了農房改造在瑯琊鎮面上推開,目前該鎮7個農房改造村都已進入實施階段,據統計,全鎮共計拆除舊房26000多平方米,為完成今年的農房改造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從區農辦了解到,截至七月底,全區已啟動農房改造59個村,拆除舊房面積達10.3萬平方米;已開工改造建設1800戶,完成改造建設548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已開工改造建設340戶;建設用地復墾正在實施150余畝。區農辦結合項目實施村檢查情況,對進度較快的瑯琊鎮東畈等8個村預撥了區級補助資金。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強化指導,優化服務,減免了拆建環節的一系列費用,簡化農村住房改造和農民建房審批程序,實行“代理制”、“聯合一站式”審批,重新修編完善村莊布局規劃,免費向全區各村、農民提供10套體現農村山水特色、田園風光、不同戶型的建筑設計圖紙,受到了農房改造農戶的普遍好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