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黃建忠作出了一個讓全家人驚愕的決定:放下每年十幾萬元的生意,回黃堰頭村競選村干部。
黃堰頭村位于330國道東側,由黃堰頭和瀆仁兩個自然村組成,有288戶747人,其中黃堰頭自然村215戶552人,瀆仁自然村73戶195人。由于黃堰頭自然村和瀆仁自然村被賓虹西路隔開,兩個自然村之間以前因村級事務曾發生過一些糾紛,其舊村改造工作一直落后于白橋鎮其他行政村,村里違章建房和亂搭亂建現象比較普遍。
妻子勸黃建忠:“我們生意做得好好的,就不要去摻合村里的事了。”黃建忠沒有搭腔,目光直視著妻子,妻子一看這目光就知道丈夫吃了秤砣鐵了心。
妻子知道,黃堰頭村在丈夫心頭的分量。她清楚地記得,丈夫剛從部隊回來時,聽說村里需要一名電工,他二話沒說,找到村主任就干起了“義務電工”。說他是義務,是因為他不但不要村里的一分補貼,遇到哪戶人家交不起電費時,他還自掏腰包幫別人墊上。平時有空就幫助村里的困難戶干活,陪老人拉拉家常,與村民們敘敘舊。
但妻子還是反對:“自己創業,自己賺錢比什么都踏實,當什么村干部。”
“錢以后可以再賺,建設新農村的好時機過去了就沒了。”黃建忠目光望向遠方。此刻他又想起自己寫在入黨志愿書上的承諾:“我作為九十年代的青年,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列中,為捍衛祖國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貢獻自己所有的光和熱……”現在,鄰近村的各項工作都開展得如火如荼,而自己所在的黃堰頭村的新農村工作,卻停滯不前。
“說到就要做到。一定要迎頭趕上去,讓村民過上好日子。”黃建忠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了競爭現場,他決心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為家鄉、為村民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這一年,黃建忠剛滿35歲。
由于黃建忠的熱誠,他被推選為村支委,并擔任監委會主任。上任的第一天,他就被村兩委委以重任,負責黃堰頭村農房改造和新區建造任務。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容易得罪人、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黃建忠一口應承下來。
用一腔熱血鑄就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用實際行動為百姓謀幸福辦好事。黃建忠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很快,黃建忠向村兩委和村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共拆除村內臨時建房、廢舊禮堂和舊房4000平方米,第一批36戶農房順利改造完成,沒有一戶出現違建和超高層的現象。時任黃堰頭村村支書的黃建峰感慨地說:“拆舊房,建新房,很容易發生糾紛,但建忠一視同仁,老百姓是心服口服。”
黃建忠的突出表現,贏得了黨員干部和村民們的信任。2010年12月,黃建忠當選為新一屆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后,黃建忠向出納黃永增了解村里集體經濟情況。
黃永增回答:“一萬五千元左右。”
黃建忠懵了:這一萬多元錢用來發村民選舉補貼都不夠啊。
黃建忠挨家挨戶走訪村民,了解村民迫切希望辦的事。
接著,在村兩委班子第一次會議上,黃建忠向全體村民和村干部承諾: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三年時間里,讓黃堰頭村大變樣,讓村集體經濟上一個新臺階。干不好辭職走人!
黃建忠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上馬建造村綜合辦公大樓。黃堰頭村地處賓虹西路西側,與婺城客運站只隔了一條馬路,村辦公大樓將規劃建設10多間店面,黃堰頭和瀆仁兩個自然村共8個生產小隊,都可以分到店面,僅出租店面一項,就可以為兩個村帶來不少的經濟收入,不但增強了村集體經濟實力,還能融洽兩個自然村之間的關系。
黃建忠的設想,使所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心悅誠服,大家紛紛表示全力支持村辦公大樓建設。
很快,村辦公大樓綜合項目上馬了。只用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規劃和地基建造。同時,村里申請的舊村改造首筆40萬元補助經費也到位了,但黃建忠卻走了,走得如此匆忙,甚至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他的離去,給黃堰頭村村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遺憾……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