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記者在中戴村采訪時發現,中戴現存的明清古建筑還有很多,但很多古建筑仍被作為住房使用,居民在使用過程中為適應生產生活的需要或多或少的對古建筑進行了改動和破壞;也有部分古建筑因人口外遷和外出等原因處于空置狀態,往往任其頹敗而不修繕,有的已經搖搖欲墜,更有甚者墻體已然倒塌。“我們實在不想見到這些古建筑一天天消失”,中戴村支書戴潮雨痛心地說,“這些古建筑有的居住者因經濟條件困難無力承擔修繕費用;有的古建筑產權分屬幾戶,修與不修難以形成統一意見,我們不想這些古建筑成為第二個中戴祠堂,但村里也實在拿不出這么多資金,希望有關部門能幫我們想想辦法”。
農村古建筑是一個地區特殊的文化資源,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和唯一性,農村的古建筑不單單是建筑物,還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它集中反映了不同時代農村社會的發展狀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是當地鄉村風貌、人文習俗的真實反映,是農耕文化、社會變遷的歷史見證。要想保護好古建筑,光靠一個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地方政府采取具體有效的措施進行修繕,同時也需要喚起更多人保護文化、保護古建筑的意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