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長湖”
“如果長湖真的能治理好,等水質變好的那一天,我們一定要把參與治理長湖的‘父母官’們請過來,讓他們洗頭一個澡、游頭一次泳!”
這是乾西鄉上陳村一幫“爺們兒”在長湖整治勞動中,談笑間的約定。只要你聽這話的時候看過他們的眼睛,就能發現他們笑容里飽含真誠和期待。
長湖治理有多難,沿岸群眾盼望治理的心就有多強烈。早在2005年,有媒體就以《昔日十里美景今朝一潭臭水》為題,曝光了“十里長湖”污染嚴重,灌溉田讓人爛腳的問題。近年來,每年的市、區“兩會”,基本都會有代表、委員呼吁治理長湖。長湖治理也曾列入城市建設規劃,但因所涉資金巨大,“不動則已,動輒幾億元”成為十年不曾跨越的“攔路虎”。
這一次,長湖綜合治理真的動起來了!
城西明珠蒙塵已久
長湖是金華江(婺江)自然形成的古河道,為其一條較大支流。始修于南宋元至正辛巳年(公元1341年)的《北溪陳氏宗譜》(卷之一)有載:婺江北面的一條支流,稱長湖。位于金華城西,源自通濟橋北端溪下街的入溪口,經過化潭橋、白馬湖……橫煙溪口入婺江。此外,道光《金華縣志》亦對長湖有類似記載。由此可見,長湖古時出水婺江,后又匯于婺江。但從前些年修編的《婺城水利志》來看,如今的長湖自然進水口已完全封閉,只能靠總裝機230千瓦/5臺的乾竹電灌進行機械進水了。
沿湖村民口中的長湖,則顯得更加鮮活一些。乾西鄉上陳、湖頭、雅宅三個行政村占據了整條長湖一半多,同時亦是湖面最寬闊的一段。上世紀80年之前,長湖水清如鏡,風景優美,有著“十里長湖”、“水閣上陳”之美稱。當時,這里的水就是沿岸百姓的飲用之水,所出的魚蝦螺絲等物,既是他們餐桌上的佳肴,也是各村集體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它還是大家洗澡、戲水的最佳場所。可以說,沿岸的老一輩人,幾乎每一個都有一段關于長湖的美好記憶。
在城市化進程中,長湖連接婺江的出水口被堵,后雖建有乾竹電灌卻終顯被動,“十里長湖”漸成死水。與此同時,在長湖上游陸續建起了染化廠、水輪機廠、農藥廠、化肥廠、肉聯廠、食品廠、汽車保養廠、涼帽山煤場等污染企業,各種污水甚至是含有毒素的水源都被直接排入長湖。另外,部分城市居民、沿岸村民的生活污水,畜禽養殖場等生產污水也匯集于此。經年累月,原本清澈的飲用水、灌溉水變成了大家不敢碰的“黑色毒水”,還成了水葫蘆的“天堂”。由于一直看不到治理的希望,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將長湖當成巨型垃圾場,各種廢棄物、垃圾直接丟入湖中,最終使其成了令人作嘔的“垃圾湖”。
全民動員長湖變樣
不過,對長湖來說,水葫蘆遮天蔽日,垃圾遍布湖面的“垃圾湖”形象,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盡管婺城區正式啟動長湖綜合治理行動后,立即面臨新春佳節來臨、勞動力難求的局面,卻通過成立長湖綜合治理指揮部將各部門“擰成一股繩”,同時沿湖的城西街道、乾西鄉、竹馬鄉老百姓也積極參與,最終“搶”出了時間和進度。
“這是我所經歷過的最容易布置的一次工作任務。”這是乾西鄉黨委書記戴忠余的感慨。1月22日,戴忠余組織上陳、湖頭、雅宅三個兩委成員布置長湖治理的第一階段任務——清理湖面。“當時,三個村兩委成員態度非常一致:‘我們三個村都是陳姓兄弟,只要是長湖治理,什么都好說。不用說面積誰多誰少,按鄉里的分工,我們各自先做,誰先做好了,一定幫助另外的人一起做,做好為止!’”戴忠余說。
此后,三個村紛紛發動村民,放棄春節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展開了清理湖面的工作。“三兄弟”也確實做到了“什么都好說”的承諾,自發展開了友好又激烈的“比學趕超”行動。
雅宅村早在1月18日就安排人員下湖打撈垃圾等漂浮物了,幾天下來,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在長繩索中間系五爪鉤,鉤子拋出之后,將繩索拉直,兩頭都可以使力,能拉動較多的水葫蘆,配合小船的水面作業、挖掘機在岸邊打撈,效率比較高。雅宅村并沒有藏私,很快將這些竅門傳授給了上陳、湖頭兩村。甚至非沿湖的群眾也來幫忙了。在戴忠余發出一條“清理湖面水葫蘆”的求助微博后,有熱心人專程趕到長湖查看情況,然后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于是,隨著勞動號子聲、機械作業聲,被遮蔽多年的長湖水面開始一點點重見天日。
截至目前,長湖湖面清理已經基本完成。沒有了垃圾和水葫蘆的長湖,著實恢復了幾分秀麗模樣。
科學治水復活有望
記者了解到,長湖湖面清理完成后,將立即進入湖底清淤階段。
農歷正月初三(2月2日),江蘇東方生態清淤工程有限公司的生態清淤一體化大型機器設備已經進場。目前,技術人員正在長湖邊安裝這一設備,近日即可完成安裝,開始作業。預計通過半年時間,完成長湖全線清淤。據介紹,清淤作業時,清淤船將吸上水底的淤泥,輸入管道和分離系統,進入沉淀池沉淀,淤泥脫水后清運出去,污水處理后還湖,可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二次污染。
當然,長湖治理,還要面臨很多:流域截污納管工程,周邊違建點的“三改一拆”、“四破”整治,引水和防洪排澇,河道保潔等等。對此,婺城區委書記陳曉表示,要迎難而上,全力以赴,扎實做好綜合治理各個環節,快速、科學推進整治工作。按照長湖治理總體思路,實現“至2014年底,長湖流域整體水質基本消除劣V類;至2015年底,流域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在75%以上,流域生態良性循環;至2016年,流域基本達到III類水質”的目標。
![]() |
![]() |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