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白龍橋鎮畜牧污染整治復墾驗收合格已發放約1675萬元補償款及獎勵金;關停拆除協議簽訂率達87%。
●拆除補償又有所降低了,在今年7月30日前自行拆除豬舍、牛舍并復墾的,磚瓦結構給予60元/平方米的獎勵,簡易結構給予30元/平方米獎勵。
“當前,全鎮還有一小部分的養殖戶沒有簽訂關停、拆遷協議,沒有完成拆遷、復墾但簽訂過協議的一些養殖戶也要抓緊時間,因為時間拖得越久,補償金額也越低。”昨天,負責畜牧業污染整治工作的白龍橋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的拆除補償將會在原先的基礎上再降低一些,在今年7月30日前自行拆除豬舍、牛舍并復墾的,磚瓦結構給予60元/平方米的獎勵,簡易結構給予30元/平方米獎勵。而對超過規定期限沒有完成關停拆除復墾的畜禽養殖場,將依法強制關停拆除,不享受任何補助獎勵。
自4月開展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白龍橋全鎮干部充分發揚“5+2”、“白加黑”精神,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奔赴各自聯系村的養殖戶家中,宣講養殖場關停拆遷補償政策,并動員養殖戶關停拆除養殖欄舍。經過全鎮干部以及各村兩委的努力,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昨日,白龍橋鎮的395家畜禽養殖戶,已有344家簽訂了關停拆除協議,簽訂率達87%,其中,白沙溪流域的34家和桐溪流域的27家都已全部簽訂關停、拆遷協議,不少養殖戶完成了復墾驗收工作,順利領到了畜牧業綜合整治補償款及獎勵資金。當前,全鎮復墾驗收合格共發放208戶約1675萬元補償款及獎勵金。
古方二村的養殖戶周金榮在6月24日領到了補償款及獎勵金。5月初,周金榮簽訂關停、拆遷協議,處置好320頭豬,拆除其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的養殖場,并進行復墾。除了周金榮,古方管理處的24家養殖戶都已經在5月30日前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其中的23家已完成了拆遷、復墾工作,只剩一家因奶牛銷路問題而擱置,管理處正在積極幫其找銷路。
清塘下村的養殖戶倪小杭也于日前完成了復墾驗收,并拿到了補償款及獎勵金。在處置好10頭奶牛,拆除345平方米的養殖場后,倪小杭在復墾好的地里種起了紅葉石楠,實現了轉產轉業。清塘下村禁養區范圍內共有53家養殖戶,51家已經簽訂了協議,32家完成了驗收,不少養殖戶都已經拿到了補償款及獎勵金。其中,對于剩下的2家養殖戶,管理處工作人員和村兩委也正在努力做思想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