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宗祠
胡開仁老人
如水禪寺舊址
1942年5月24日,浙贛戰役打響后,在金華淪陷的前夜,從武義迂回進攻金華的日軍,包圍了雅畈鎮羅芳橋村,將轉移此地的金華地方法院院長陸寶鐸與其他17名司法人員殘忍殺害。這就是“羅芳橋慘案”。
日前,記者再次來到雅畈鎮羅芳橋村,在村里小溪邊的一間老屋里,采訪了該村最年長的老人、今年已94歲的胡開仁。
1.日軍從武義迂回偷襲羅芳橋村
胡開仁回憶說,他在金華讀完高小后,就到武義的一所農校就讀。這是一所農業職業學校,半天勞動,半天上課。后來因身體不好,就轉到武義簡師就讀。到了第二年,他簡師還沒畢業,由于日本鬼子入侵,學校在遷移后停辦,他只好回到了羅芳橋村。
1942年5月,浙贛戰役開始后,日軍向金華、衢州一帶發動了進攻。那年,胡開仁正好20歲。胡開仁說,羅芳橋村以前有座如水禪寺,當地人稱之為經堂。后來擴大后改名為如水禪寺,有二進房屋,寺邊還有配房和菜地。第一進供奉的是羅漢,第二進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寺里原先有一個大和尚,一個小和尚,還有大和尚的母親和一個燒飯的婦女。這名婦女是村民小奶的老婆,因丈夫去世后無依無靠,大和尚便叫她到寺里燒飯并照顧他的母親。
據浙師大碩士生導師龔劍鋒說,當時戰火連天,不少地方淪陷,許多政府機關都遷到農村避難。
由于羅芳橋交通比較便利,可以通往武義、金華、衢州等地。1942年5月19日,當時金華的地方法院院長陸寶鐸、檢察官陶亞東、學習推檢顏佩箴、書記官李聰謀,還有上海特區法院庭長吳廷棋、主任書記官呂世揚等人,帶著行李、檔案以及上海書局的部分圖書,轉移到了羅芳橋村。當時這些司法人員就在村里的如水禪寺和胡氏宗祠里辦公。
同年5月24日,村民們看到七八架日軍飛機飛過,引起恐慌。
院長陸寶鐸認為金華應該比較穩固,日軍從武義進攻羅芳橋的可能性比較大,于是打電話去詢問。“當時武義已經淪陷,漢奸卻騙他說沒有。陸寶鐸信以為真,便沒有躲避。”胡開仁說,那天,村民們得到消息,說日本鬼子要從武義過來了,大家紛紛攜老扶幼,帶著糧食,到山上搭了地簟鋪避難。
胡開仁來到寺里,問法官們為什么不走,法官說日本人是從金華過來的,根本不會從武義過來,沒事的。
結果當晚,從武義過來的日軍在漢奸的帶路下,包圍了羅芳橋村,并把如水禪寺團團圍住,用大木頭把寺廟大門撞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