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企業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潤不斷被侵蝕;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未得到有效改善,土地要素資源緊缺,再加之各種的稅費。這一切,使得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山大”。在婺城,作為市場經濟中對景氣度最為敏感的主體,廣大中小企業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稅費負擔能夠減輕,融資成本切實降低,用地緊缺有效緩解,使它們能夠輕裝上陣、搏擊風浪,成功達到轉型發展的勝利彼岸
經過十多年“工業強區“戰略的實施,婺城工業從無到有,實現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工業企業近兩千家,其中規上企業160多家,規模以下小微企業1800多家,占全區工業企業總數的90%。它們之中,不乏市場前景好、有技術優勢的“優質小微企業”。但它們同樣面臨要素制約難題。
新春伊始,記者深入白龍橋、乾西、竹馬等地,走訪多家中小企業,了解它們的發展現狀,傾聽企業主的愿景和訴求。采訪中,這些受訪企業負責人大多表示,中央系列改革思路和發展理念帶來了發展活力,但實體經濟長期存在的回報周期長、融資成本高、轉型升級難度大等難題,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沒有緩解的背景下,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希望適當加快改革的具體部署,并在市場環境、融資成本、轉型升級等方面,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氛圍。
稅費負擔能輕些
位于白龍橋鎮洞溪工業區的“金鷹水晶”,是一家專門從事水晶工藝品、水晶酒瓶蓋、酒防偽鎖扣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企業。經過10多年的苦心經營,公司的主打產品——水晶酒瓶蓋進入全國70%的酒企,并為國內知名酒廠提供配套。這兩年,白酒市場不景氣,再加之各類成本及費用居高不下,對企業經營造成了很大壓力。
“雖然是小微企業,但我們每年繳納的稅費也不少。舉個例子,我們一只瓶蓋售價5元,刨去原料、人工、廠房租金等成本,利潤微乎其微。然而這微不足道的毛利中平均還要繳納一筆稅費。再加之近年來白酒市場持續低迷,對我們這些關聯企業的生產經營也帶來了不利影響,產銷明顯下滑,確實感覺有點吃不消!碑攩柶鸸救ツ甑挠闆r,陳亦平直嘆如今生意難做。他覺得現階段小微企業要實現穩健持續發展,政府部門出臺更優惠的稅費優惠政策,這對企業來說太重要了。
事實上,當前小微企業不僅融資貴、融資難,而且稅費重、成本高、利潤薄。面對高成本時代來臨,緩解小微企業發展困境,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贏得企業界一片叫好,此后,地方政策也積極響應,出臺了一些惠企新政,助企輕身減負。這些減免稅費扶持政策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贏得了企業良好反響。盡管如此,小微企業稅負狀態依然沒有根本改變,稅費負擔仍是小微企業一個沉重的負擔。
“中央和地方一系列降稅減負的政策,出發點是為企業減輕負擔、輕身上陣,但是按照企業現在投入高、成本高、利潤薄的情況,減稅的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張憲銘是金華雅帥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對于陳亦平的這番言論,同為企業經營者的他感同身受。
企業主們的感受并非個例。在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各種稅費多而雜,大部分中小企業顯然不能承受。記者了解到,不少小微企業認為目前稅費負擔較多,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較大影響。絕大部分中小企業希望能夠降低企業稅費,減輕企業負擔。實際上,一方面,目前小微企業的稅費負擔總體上還較大;另一方面,盡管各級政府出臺了很多為小微企業減輕負擔的政策,但實際產生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對此,許多小微企業主希望,要統一并適當提高小微企業從業人數的認定標準,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國家稅收政策的扶持。這樣既能體現公平稅負的原則,又能起到促進小微企業、規上企業共同發展的目的。
業績不佳的小微企業盼望優惠的稅種進一步擴大。大部分小微企業認為,國家將減半征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提高到30萬元,對盈利企業來說是個大利好。但是,對虧損小微企業來說,卻體會不到任何實惠。因此,有部分小微企業認為,小微企業稅負較重的原因,并不只是企業所得稅,還有一部分地方稅,這些地方稅稅種不論企業盈虧,都需按年計征。有企業建議,將小微企業優惠的稅種擴大到部分地方稅,即對虧損企業可考慮給予地方稅費一定程度的減免。
融資不再難且貴
在銀行信貸收緊的情況下,高成本融資成為小微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李先生是婺城新區一家金屬制品加工公司的負責人,由于流動資金偏緊,今年初他向本地某銀行申請一筆貸款時,因為缺少抵押物,需要引入擔保公司擔保,擔保費為貸款金額的3%。貸款利率則是基準上浮50%,即年化9%。這還不算,最讓他頭痛的是轉貸。“利息、收費即使高點、貴點也認了,但在還舊借新即續貸過程中,要飽受小額貸款公司的高利率以及再抵押的漫長行政審批時間,這塊激增的隱性成本卻被各界所不了解!
按照銀行規定,必須還完舊賬才能借新賬,這樣企業就得籌措資金將錢還上,就得向小額貸款公司或是民間個人借錢,業內管這個叫做“過橋貸款”!斑@時候就別管利率多高了,月息2分、3分也得借!彼f,過橋貸往往有兩三個月,如果換算成年利率高達30%上,高出銀行利率三四倍。
采訪中,有企業主戲稱,“現在除了兒子沒拿去抵押,其他能抵押貸款的都抵押了”。還有企業主表示“融資成本甚至要趕上了用工成本”。困惑無奈中,折射出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
融資難、融資貴被企業主所詬病外,各種繁瑣、冗雜的手續也令貸款者叫苦不迭。一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辦理續貸要先解除土地和房產抵押,進行再抵押,這個過程必須跑相關部門多趟,非常折騰,設置的條件也十分繁瑣苛刻。
除了這些,銀行貸款隱性要求多,準入門檻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小微企業綜合成本較高。據區經濟商務局走訪調查顯示,在接受問詢調查的中小企業中,兩成企業的流動資金偏緊,三成以上企業負責人認為融資難、融資貴,希望政府能夠改善融資環境,清理各種附加條件和不合理收費。
對此,受訪企業家們表示,盈利能力弱、投資回報慢、生存壓力大,是實體經濟長期面臨的“大環境”,而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的經濟新常態下,對實體經濟和民企的危害更大。金融部門提升融資費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與可持續發展能力。他們呼吁,金融管理部門能充分考慮到實體經濟對資金需求的特殊性,一方面通過信用評價及固定資產抵押等手段,一定程度上延長企業的還款期限,讓企業贏得相對寬松的貸款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擔保環節及考核手段,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是企業家們的普遍呼聲。
用地緊缺能緩解
對企業來說,土地成了最為稀缺的要素之一,一方面是國家日益緊縮的土地調控政策,另一方面是可供開發的工業用地資源十分有限,用地難的矛盾尤為突出。
采訪中,小微企業主不約而同提到用地問題。土地問題正成為所有企業面臨的資源瓶頸。該調查顯示,繼“稅費重、融資難“之后,“用地難”漸成制約我區中小企業發展的又一瓶頸。走訪中了解到,部分中小企業表示一地難求,現有土地滿足不了企業擴張規模的需要,發展空間得不到有效拓展,迫切希望政府幫助解決企業土地需求問題。
竹馬館翠源街17號有一幢兩層廠房,低矮陳舊,墻面斑駁,在周邊農民新房群中特別扎眼。走進廠區,各種儲罐、容器滿滿地堆積在原本就狹小的場地上。循著狹窄的通道,走進去就是生產車間,各種機器設備擠擠挨挨,空間更為逼仄。
50多位工人,工作、吃喝就蝸居在這個面積不到5畝的廠區內。這樣的規模,甚至還不到萬里揚、萊恩農裝等企業一個車間的面積。在竹馬,這家名為“金華市龍達塑膠助劑有限公司”的企業,從2000年成立起,就一直租用竹馬鄉政府老辦公場地!罢f起來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公司真正用于生產的場地最多不超出兩畝,我們是現實版的‘螺螄殼里做道場’,而且一做就是十六年了!泵鎸龅鬲M小的窘境,公司負責人夏森林自我調侃。
不過,不要以為廠子小、廠房舊就覺得企業沒“能耐”。事實上,龍達塑膠的各項業績足以讓其他企業羨慕。去年,企業全年上繳稅收近350萬元,產品占據國內65%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兩只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國內市場占有率為100%。據測算,以去年該公司銷售產值5100萬元來計算,該公司人均產值近100萬元,畝產稅收達60多萬元,兩項數據均列區屬重點骨干企業前茅。更讓人驚艷的是,2008年以來,企業先后獲得了十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并先后獲得了“省科技型企業、市高新技術企業、區畝產稅收十佳企業”等近十項稱號。
夏森林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PVC添加劑是PVC片材生產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劑。憑借品質、技術、研發的領先優勢,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銷售遍及國內30多個省市,200余家企業,并打入東南亞市場。
由于產品只是PVC運用領域的“冰山一角”,因此,發展空間極其廣闊。然而殘酷的用地難現實就擺在那兒。眼下,該公司研發的兩只新產品,受制于場地,無法生產,給企業創收帶來了影響。夏森林說,由于場地實在太小,連集裝箱運輸車都不能開進來,對產品運輸造成了困難,這里已不適宜企業生產經營,我們迫切需要建設自己的新廠房。
“只要15畝土地,就可建設新廠房,這樣,我們就可以告別租用了16年的老廠房,一方面有利于竹馬集鎮建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業做大做強,為婺城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睂堖_塑膠助劑來說,建設新廠房的確是迫在眉睫。
正在為發展空間而糾結的不只是龍達塑膠,位于白龍橋的潤華機電公司目前也因用地緊缺而遭遇“成長的煩惱”。
作為一家20多年的老牌民企,潤華機電生產經營一直保持持續穩健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企業進一步加大創新研發力度,生產的系列車用絞盤憑借核心技術,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銷量逐年提升。該公司負責人戴林吉表示,“潤華機電產銷形勢很好,特別是外貿出口增勢強勁,亟需擴大再生產,但原有的廠房過于狹小老舊,非常擁擠,已不能適應公司新一輪發展的需要,眼下,用地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最大的短板。”
如果說創業之初的壓力主要在于資金,那么當公司發展步入正軌后,土地的制約會更加突出!肮疽呀浫〉昧肆棸l明專利,可以說,技術實力、產品的品質都達到了國內一流的水平。新的一年,我們迫切希望政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目前的用地難題,,這樣,我們就有信心去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技術研發等軟件條件已經具備申報要求,最大的短板就是硬件設施,而要符合申報的硬件建設要求,必須要有自己新的廠房、新的生產線。而建設新廠房、新生產線,有15畝土地就足矣!毕纳值莱隽硕鄶灯髽I主的心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