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戲曲是“角兒”的藝術,沒有“角兒”,一部戲的舞臺往往很難“撐”起來。
日前,作為首個國家藝術基金年度資助項目——《宮錦袍》在中國婺劇院華麗首演。伴隨著悠揚的旋律,演員們一招一式,都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婺劇《宮錦袍》是浙婺打造的精品劇目。該劇由陳美蘭、朱元昊、范紅霞、黃慶華領銜主演,國家一、二級演員呂春虎、汪光明、樓勝、楊霞云等參演,陣容強大。
這也是近些年來演員陣容最強的一次。該劇的女主人公武則天由婺劇名家陳美蘭、范紅霞擔任,男主人公狄仁杰由婺劇名家朱元昊、黃慶華擔任,兩位主演陳美蘭、朱元昊曾配合演出過《夢斷婺江》,得到專家、觀眾的一致認可。
為打造精品,該劇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一級編劇賈璐擔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韓劍英擔任導演,國家一級燈光設計師周正平為該劇燈光設計總監。自2013年開始,本劇已進行數十次立意、分析研討,其中兩次邀請北京戲曲界專家進行深刻、全面的劇本論證。
《宮錦袍》以武則天的《制袍字賜狄仁杰》詩句為歷史依托,將武則天賜給狄仁杰的宮錦袍作為線索,通過賜袍、賞袍、縫袍、繡袍、哭袍等事件,講述了武則天對狄仁杰這一歷史名相從相識、激賞、相疑、痛失的過程。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宮錦袍》獨到地從武則天的內心世界進行發掘,寫出了她豐富、復雜、脆弱的內心情感,對狄仁杰從欣賞到懷疑,又從懷疑到倚重,甚至產生了朦朧,難以釋懷的“愛情”,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和千載名相狄仁杰以天下之心為心的民本思想。
戲劇作為一門藝術,其表現手法有很多,注重挖掘人物內心心理,這是《宮錦袍》打動人的原因所在。
兩個多小時的公演中,對武則天這樣一位中國乃至世界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具有爭議的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進行全方位的展現,無疑是一種挑戰,然而,演職人員以精湛的技藝,配以莊重的服飾,舞臺上,一出場的武則天,就霸氣十足,又不失女性魅力。
從欣賞狄仁杰,到懷疑狄仁杰,再到倚重狄仁杰,武則天的內心經歷了復雜的變化,也正是在這樣復雜的變化中,武則天完全信賴狄仁杰。在所有事件中,最感動觀眾的要數繡袍這一事件。武則天將狄仁杰關進牢里以后,因為自己的過錯,當看到狄仁杰從獄中寄出的宮錦袍時,武則天不禁潸然淚下,從破敗的宮錦袍中,武則天看到了狄仁杰一心為民,風餐露宿,鞠躬盡瘁。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她竟親自為狄仁杰縫補宮錦袍,不僅體現了一代女皇對愛丞的愛戴,也隱含著武則天與狄仁杰心心相惜的知音之情。
《宮錦袍》的成功,還在于很好地把握了劇中人物的年齡感與身份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表達朦朧含蓄的情感。《宮錦袍》也全面展現了婺劇文戲武做的表演特色,唱念做打俱全,音樂婺劇風味濃郁,盡現婺風婺韻。
《宮錦袍》作為首個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實現了婺劇國家藝術基金申報立項的零突破。它的成功公演,不僅讓觀眾嘆為觀止,而且文化部和省內有關專家看完該劇后也紛紛點贊。
婺劇作為金華地區的一朵藝術奇葩,歷經五百多年,仍然活躍在婺州大地上。它比越劇、京劇的歷史都長,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曾說:婺劇是京劇的祖宗,徽戲的正宗,南戲的活化石。婺劇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是最優美的戲劇,已經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
我們相信,隨著國家對地方戲曲文化的重視,借著時代的東風,婺劇會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們期待著更多精品的出現,以致將婺劇向國內外推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