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各式各樣的水果爭相上市,其中,琳瑯滿目的葡萄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隨著葡萄的漸漸成熟,金職院現代農業實訓基地的葡萄園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體驗采摘的樂趣。據了解,葡萄園距離市區就15分鐘的車程,更重要的是,這里的葡萄是由金職院的老師與學生一起栽種,葡萄保留自然成熟,味道上乘。日前,記者來到金職院現代農業實訓基地,了解葡萄園背后的故事。
葡萄種植園,金職師生的創業基地
來到金職院現代農業實訓基地,記者就被眼前成片標準化建設的大棚給吸引住了,這里環境整潔,滿眼翠綠。沿著小路往里走,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到處散發著農家的氣息。在種植園最里邊,還有一個垂釣場,市民們可以自帶魚竿,免費垂釣。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走進葡萄園內,只見葡萄架上一串串晶瑩剔透、顆粒飽滿的葡萄懸掛在藤上,讓人垂涎欲滴。微風吹過,一串串葡萄輕輕擺動,陣陣果香撲鼻而來,讓人陶醉。摘下一顆放入口中,肉汁四溢,清甜可口,讓人回味無窮。在葡萄園,記者看到已經有不少市民在大棚內采摘,只見他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將一串串紅得發紫的葡萄放進小竹籃里,很是滿足。另一邊,朱友銀博士正在園內查看葡萄的長勢,不時拔掉多余的藤蔓……見記者來訪,他停下手里的活和記者聊了起來。
朱友銀是金職院農業與生物工程學院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主任,同時也是“漾農業”的負責人。據朱友銀介紹,金職院現代農業實訓基地葡萄種植園占地約25畝,是集教學、科研、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園區,也是金職院師生的一個夢想聚集地。
據了解,為了帶動學生創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與推廣食品安全,今年3月份,金職院農學院通過學生會、教師宣傳等形式,招募創業團隊隊員。最終從農學院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園藝及經濟信息管理三個專業中,挑選了7名學生組成團隊。團隊將從生產到管理再到銷售,形成一個完整的操作體系。一直以來,金職院農學院非常重視實踐教學,朱友銀表示,想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高效農業,看到農業的前景,光靠日常理論教學可不夠,最重要的是帶著學生到實際當中去做,手把手地教,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地讓學生走進農業。
早在2012年,金職院現代農業實訓基地正式形成規模時,學校就已經為學生提供了創業的平臺,并帶領學生一起創業,不過當時只是單單讓學生參與生產實踐,培養學生的種植技能,而今年3月團隊組成后,加入了營銷、策劃等新成分,給學生提供了更專業的平臺。
團隊組成后,學生們打造了一個團隊品牌,名為“漾農業”,“漾”代表年輕,象征著一個個朝氣蓬勃,為夢想而努力的大學生。據朱友銀介紹,7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在團隊中能發揮每個專業的特長,例如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的學生擅長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則擅長電商這一塊。目前,7名學生當中有3名學生在園里做事,另外4名學生則負責后臺。“當然,不管學生負責哪一塊工作,都必須要到一線進行體驗,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朱友銀說道。
精心打理,提供健康綠色食品
據了解,“漾農業”將在不同的時間段關注不同的水果,目前,“漾農業”專注于葡萄種植當中。葡萄富含礦物質、維生素,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市場上許許多多催熟的葡萄,讓消費者們望而卻步。而保留自然成熟的本質,卻是“漾農業”葡萄園始終不變的原則,他們致力于將綠色的生活方式傳遞給每一個人。
朱友銀告訴記者,剛開始種植時,葡萄園內的品種很多,后來還是決定種植品質最好的幾種。目前,葡萄園有夏黑、早熟夏黑、陽光玫瑰、巨玫瑰四個品種,成熟時間各不同,采摘時間可持續到8月底。其中,巨玫瑰果皮紫紅色,著色好,里外一起紅,多汁口感特別好。葡萄果穗圓錐形,果粒整齊,呈雞心型,果實比較松軟,皮肉容易分離,少核,果實脆甜,具有純正濃郁的玫瑰香味,香氣怡人,俗稱“香葡萄”。早熟夏黑,則是金職院農學院科研團隊和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共同開發的新品種。
來到葡萄種植園,看到如翡翠珠般的葡萄果實,不由讓人發出感嘆,每一株從幼苗到成熟的過程艱辛而又漫長,離不開每一位師生的精心打理。據朱友銀介紹,雖然學生團隊目前只有7人,但團隊的背后卻是農學院師生共同在為“漾農業”作出努力。據了解,農學院有一支專業的教師技術團隊,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種植園在運行時,教師技術團隊會提供生產技術上的指導,朱友銀會將教師們的指導意見進行教授和實地操作。
葡萄園繼承了傳統農業,融入現代農業的科技力量。堅持自然生長原則,嚴格把控溫度、水分、光照、土壤,全程使用生物有機肥和氨基酸肥料,采用水肥一體化和避雨棚栽培技術,為葡萄的生長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種植園最里邊,有一處簡易房。朱友銀說,現在正逢暑假,自己時常吃住在這里,方便葡萄園的管理。在葡萄的生產過程中,除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是影響葡萄產量、品質的因素外,葡萄每一個物候期的技術環節都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葡萄大棚里溫度最高的時候,都要堅持在里面工作。”據了解,大棚內的溫度比室外高出7℃~8℃,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了。
除了老師和學生,園內還有4名工人,一年四季都在園子里工作,負責園子的常規管理。
在葡萄種植園內,還設有文化展示板,上面有葡萄品種及種植技術的介紹,朱友銀說,園內所有技術不保留,實行透明化,如果有農民感興趣,有需要,學院團隊會提供幫助,教授相關知識,促進農民增收。
朱友銀表示,“漾農業”不單單種植水果,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人才培養,目前,“漾農業”剛剛起步不久,未來,希望在學院以及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下,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