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鎮是國家級生態鎮,距市區18公里,總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1.8萬人。該鎮東接白龍橋,南通沙畈,西至湯溪,北連蔣堂,可謂金華西南部重鎮,是平原進入山區的交會點,其建制史可追溯至東漢時期,歷史文化底蘊豐富。一條清澈見底的白沙溪穿鎮而過,它不僅是當地百姓的“母親河”,更記錄著千百年來瑯琊人治水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末,瑯琊鎮承擔起了向市區居民供水的重任,金蘭水庫和金沙灣水廠就位于該鎮。既然是飲用水源地,生態涵養就是該鎮的重要工作之一。借助“五水共治”的東風,瑯琊鎮加強了對水源地的保護,2014年將功能區內所有的養殖場和鋸板廠拆除,并對土地進行復耕。如今,白沙溪的每條支流都有專人全天候進行保潔,確保金蘭水庫的水質安全。
這些年來,當地群眾為保障市區供水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瑯琊人深知,在這片青山綠水之間,發展工業經濟這條路注定是行不通的。那走什么樣的路,老百姓日子才會更好過?穿鎮而過的清涼的白沙溪給了瑯琊人靈感,他們在愛水、護水的同時,利用水資源做出了一篇“冷水經濟”的大文章。
茭白田里傳來歡聲笑語
日前,來自金華市區的幾組家庭來到瑯琊鎮山后金村冷水茭白基地,體驗采摘樂趣。
群山環繞,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在這山美水美的地方,山后金出產的茭白特別有名。參賽的幾組家庭在茭白種植戶金根旺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茭白田里進軍。剛走村口,大家便被金蘭水庫西干渠內如同碧玉般的溪水所吸引。看到這么好的水質,大家都忍不住想下去游泳。
走出村口,遠遠望去,綠色的茭白葉子與青山、藍天相接,隨意地四處蔓延,就像在天地間鋪了一張無比寬大的綠絨地毯,讓人沉醉其中。
穿上過膝的長筒雨靴,爸爸們已經整裝待發。媽媽和孩子們則在田邊加油助威。記者也經不住誘惑,穿上長筒雨靴下田。剛一下田,便有些后悔了,陷在半米多深的茭白田里行動十分困難。不僅如此,在一人高的茭白田里摸索著,手也容易被茭白葉劃破口子。
不知如何挑選成熟茭白,不知從哪下刀采割,爸爸們在田里已經是窘態百出。不過,經過金根旺的一番指點,十幾分鐘后,爸爸們抱著一捆捆新鮮采割的茭白紛紛上岸,個個都累得滿頭大汗。接下來,該是媽媽和孩子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一個個茭白被剝去了外衣,白白嫩嫩的展現在大家眼前。
比賽中,每組家庭都不甘落后,歡聲笑語傳遍茭白田間。金根旺根據大家采割較白的數量、質量評選出了獲勝家庭,他還大方的將每組家庭自己采割的茭白贈送給大家。最后,每組參賽的家庭都表示,這次采摘活動既體會了采割茭白的不易,又收獲了快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