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高度重視法治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要扎實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就要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不斷促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深入推進“一府兩院”信息公開。在新時代背景下,“一府兩院”必須利用互聯網公開、透明、傳播迅速的特點,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當前,各級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起步較早,建設時間較長,在信息公開方面已走在了前列。法院也緊隨其上,在信息公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相對來說,檢察院在信息公開方面起步較晚,建設時間較短,各項工作還處于初級階。在實際工作中,檢察院使用互聯網與案件信息公開聯系還不夠緊密,主要體現在制度不健全、案件公開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未建立與法院、公安部門的聯通機制等,導致公民無法更為深入透徹的了解、參與、監督檢查機關的執法辦案工作。因此,應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案件信息公開”工作,加大檢務公開力度,加強與法院、公安的相互聯通,不斷推動法治中國的建設。
新時代下,應讓互聯網與檢察工作中的案件信息公開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模式,從而提高檢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一)構建網上案件信息公開配套制度
建立網上案件信息公開工作操作細則,加強網上案件信息公開的全程管理和動態監督。同時,省院應以制度形式明確網上案件信息公開應遵守的原則,可公開的方式、公開時間、具體范圍、內容及標準等,使案件信息工作有章可循。另外,應確保該保密的內容都嚴格保密,需公開的內容及時全面公開。
(二)建立網絡輿情應對救濟機制
對公開的案件信息設置交流互動欄,方便群眾對案件信息公開的內容和方式等提出意見和建議。一方面案件信息公開小組要及時收集意見和建議,尤其面對一些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案件,要做好釋法說理,一旦發現重大涉檢輿情,立即上報輿情引導應急小組,做好應急處置、信息發布等工作。另一方面,對檢察院內部或公眾發現的案件信息錯誤,建立救濟機制,例如對已發布的存在錯誤的案件信息后附上更正說明,避免媒體炒作。
(三)建立案件信息公開日常考評機制
一是安管部門定期統計、整理網上案件信息公開情況,對案件信息公開及時、全面的部門或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對公開工作不積極主動甚至怠于配合案件信息工作的部門或人員,要予以通報批評,并要求提出整改意見。二是要把案件信息公開情況納入案件評查內容,對再審案件信息網上應公開而未公開的案件和內容在部門及個人業務考評得分中扣除相應分值,從而起到督促作用。
(四)拓展并完善網上案件信息公開渠道
各級檢察院要充分運用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的力量,注重公開的效果,豐富公開的內容,按照建設一個推廣一個的原則,優化案件信息公開平臺設置,保障公開工作穩步推進。例如,對于重大案件信息、典型案件信息設置24小時滾動發布欄;每周定數推送案件信息專題等,讓公眾及時了解、參與、監督檢查工作,提高檢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建立“一府兩院”溝通聯動機制
第一,公安部門、人民法院應當將瀆職侵權、貪污受賄等刑事犯罪的有關信息及時、全面、準確地錄入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并與檢察院信息系統實現鏈接,為執行聯動機制的順利運行提供基礎數據信息。第二,加強溝通,可讓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指定1至2名有豐富辦案經驗的干警負責與檢察院的信息公開工作對接,以“點對點”的方式做好問題收集、通知落實、結果反饋等工作,確保信息公開工作責任明確,高效靈活。
(作者系金華市政協委員、婺城區政協常委、浙中律師事務所主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