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華和龍游交界處46省道金華超限檢測站大院里,在清晨和日暮黃昏時分,經常能看見一位老人或背著噴霧劑,或舉著大剪刀、除草機、鋤頭等工具在辛勤勞作。老人忙碌的背影,不禁讓人想起艾青的那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位老人名叫楊順途,自1990年部隊轉業后,就一直在交通部門工作至今。同事們都說,他為交通事業付出了一生,是名符其實的“老黃牛”。此外,1996年,他被任命為蘭賀公路金華下潘征費管理所黨支部書記;2010年,他又調至46省道超限運輸檢測站擔任黨支部書記;直到前幾年退居二線,他依然在用一個老共產黨員的本色激勵著身邊人……為交通基層黨建工作奉獻了自己的光和熱。
46超限檢測站位于金華西與龍游交界處,承擔著金華西大門超限運輸檢查和保護公路的重責,經常與形形色色的運輸業主和車老板打交道。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利誘,楊順途幾十年如一日,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每一個隊員作好表率,帶出了一大批工作業務骨干。記得有一次,楊順途做運輸行業的親戚的車子因為超限運輸,被治超站的執法人員抓到了,于是親戚上門來找楊順途,想著讓他給予“照顧”,但是楊順途堅持原則,不僅把送來的香煙扔出門外,還狠狠地教訓了那上門來送禮說情的親戚,并向他耐心解釋了超限運輸對公路的危害性。正因為楊順途的身教言行、以身作則,“秉公執法”成為治超站工作的主旋律。
楊順途雖然年紀大了,卻始終保持對工作的高要求。在日常做好黨支部工作的同時,以站為家的他還利用休息時間主動承擔起了站大院的環境綠化整理工作。每次走進46省道超限運輸檢測站,都能看到滿院子整齊的草坪、樹木。為了讓站里的工作人員有個愉悅的工作環境,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這個60歲的老人常常在烈日下修剪、打藥、澆水。
“老書記再過兩個月就正式辦理退休手續了,在他平凡簡單的一生中折射出的耀眼的光芒,為我們交通系統揚起了一面鮮紅的旗幟,老書記的這種共產黨員精神和工作作風,也將繼續在婺城區交通運輸局這支交通鐵軍中繼承和發揚下去,為交通事業添磚加瓦。”治超站工作人員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