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些矛盾,游離在法理與情理之間,需要我們尋找更合適的方式去解決。近年來,婺城區在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撒網式設立區域、行業、專業、社會團體調解委員會483個,組建調解員隊伍共1699人,每年調解案件4000多件,幫助婺城百姓走出泥淖,重新望見生活的朗朗乾坤,濃濃真情。
記者張苑、通訊員鄭艷華、周瑩
案例一
人民調解反家暴,挽救破碎家庭
日前,在蔣堂鎮調委會與蔣堂鎮婦聯、某管理處以及某村委的聯合調解下,徐家家暴案得到成功調解,夫妻二人愿意相信彼此,重新開始婚姻生活。
當事人徐某某與郭某某于1997年完婚,育有一子,正讀大二。婚姻初期,性情急躁的徐某某偶爾會對郭某某“動動手”。徐某某,以打零工為生,閑時就在村里打牌,2017年被確診患有輕微精神分裂癥,對家庭關心幫助較少。郭某某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外打工掙錢,支撐家庭開銷,供兒子上學。然而,徐某某不僅沒有好好珍惜賢惠持家的妻子,反而經常對郭某某發脾氣,甚至拳打腳踢,愈演愈烈。
2018年春節前,一直忍氣吞聲的郭某某被無情地趕出家門。無家可歸的她終于向蔣堂鎮婦聯、蔣堂司法所求助,希望挽回迷途的丈夫,重建破碎的家庭。
而這一天,恰是《反家暴法》實施滿兩周年的前一天。徐某某在親屬的陪同下,通過蔣堂鎮婦聯找到了蔣堂司法所,向蔣堂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幫助。調委會接受申請后,立即選派何某某、林某,聯同鎮婦聯、鎮管理處以及當事人所在村委會,對徐家婚姻糾紛案開展聯合調解。
通過雙方當事人的自述,結合婦聯、管理處與村委會匯總的信息,調解員基本掌握了案情。郭某某承認,結婚以來,對徐某某不止一次“動手”,尤其近年來次數更多,下手更重。但由于落后思想作祟,又缺乏法律知識,認為夫妻間的“打鬧”很正常,即使徐某某沒有還手,也完全不會是調解員所說的“家庭暴力”。調解員還洞察到,徐某某嘴上不斷喊著“離婚”,顯得十分暴躁,但實際上非常配合調解工作,雖然不愿承認,但是在等一個改正的機會。而郭某某情緒非常激動,哭訴著徐某某對其造成的種種傷害,擺出斷不能復合的姿態,但也流露出對家庭和睦的期盼,對丈夫尚存的希望與感情。
了解雙方真實意向后,調解員經過多部門協商討論,確立了調解目標:務必立即停止家暴,爭取修復家庭關系。
盡管雙方當事人都有“和”的意向,但是調解過程依然一波三折。徐某某與郭某某情緒都很激動,徐某某拍桌砸凳,數次憤然離場,被調解員勸回后依然喋喋不休;郭某某想到多年來受的委屈,更是情難自制,淚如雨下,始終不肯坐下,站立起來對徐某某的所作所為進行激烈的控訴。
兩人的兒子小徐(化名)雖已是上了大二的大小伙子,看到此情此景,只能拼命把頭埋在桌下,不讓別人看見早已濕潤的眼眶。由于情緒的集體失控,調解暫時陷入僵局。
面對焦灼的局勢,調解員安撫情緒,穩控大局,給當事人端茶倒水,抹眼擦淚,終于送走了憤怒、焦躁與恐懼,請來了感情、真情與親情。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與親屬的勸說下,雙方當事人終于靜下心來,坐到位子上,面對面地交心談心;
趁熱打鐵,調解員指出,徐某某打郭某某的行為是錯誤的,根據徐某某本人的陳述及其他人證,可以確認徐某某確實存在對郭某某實施家庭暴力,不道德且犯法,徐某某應當深刻認識到自身錯誤的嚴重性,立即停止家暴,向郭某某賠禮道歉。隨后,調解員鼓勵郭某某鼓起勇氣,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明確告知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郭某某可以單方通過起訴的方式離婚,如果真的走到了離婚那一步,涉及到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子女監護權歸屬等問題時,也要依法解決爭議糾紛,并詢問郭某某是否要追究徐某某的法律責任。郭某某表示,如果徐某某能保證從今以后再也不對自己動手,便愿意給他一次改正的機會。
有了法律圈定的行為邊界,雙方當事人開始專注于修復感情,挽救家庭。此時,徐某某主動提出寫保證書,保證以后不打老婆。調解員立馬拿出紙筆和印泥,讓徐某某許下承諾。然而,郭某某的姐姐見徐某某要寫保證書,一口氣提了許多新要求,徐某某見狀再次失控,將寫好的保證書撕毀。調解員一邊及時勸回徐某某,告知其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彌補機會,另一邊勸說郭某某的姐姐不要心急。如此反復勸說,在撕毀、作廢兩份保證書后,徐某某終于簽訂了第三份保證書。郭某某看到了徐某某的誠意,也最終決定給徐某某一個彌補的機會。
案例二
九旬老人摔傷,律民聯調解糾紛
磕絆碰撞在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不慎在商店里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呢?前不久,婺城區城東司法所就遇到了這樣一個案子。
2017年12月,當事人韓某的父親在某烘焙店買完面包,出門時在樓梯上摔倒。老人當時并無異常,回家后漸覺疼痛難忍,遂去醫院檢查,發現尾椎骨折,花費醫藥費六萬余元。烘焙店及韓某雙方就賠償問題發生爭議,申請調解。
韓某認為,父親是因為開門的時候店門彈到才摔倒的,當時無異常,沒追究店家責任,沒想到回去后越來越疼,去醫院檢查,居然骨折了,住院3個多月,才痊愈。
烘焙店卻認為,當時是老人家買完面包出門后自己在臺階上摔倒,而且店員看到后,主動出去攙扶,細心詢問,確保老人家沒什么事,并目送老人平安走到路口才回到店里。時間過去這么久才來要說法,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骨折,店里不應該擔責。
城東街道調委會根據案情,迅速建立了由街道和社區調委會成員組成的四人調解小組,并邀請了具有豐富調解經驗的浙江容海律師事務所主任顧容海參與調解。
由于雙方說法不一,調解員了解雙方意見后,隨即前往該烘焙店和城東派出所調取監控視頻,發現時隔太久,保留監控都已被覆蓋,事件發生過程難以查證。
那么,烘焙店是否應該對老人摔倒擔責呢?《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由于監控視頻滅失,雙方就老人摔倒烘焙店是否存在過錯各執一詞,爭執不下,當事人甚至一度憤然離席,場面十分混亂。調解小組及時采取“背靠背調解法”,將雙方隔開,分頭引導。
對韓某,顧容海律師從專業角度指出時間已過去四個月,即使韓某到法院起訴也沒有證據支撐,法官最多會本著人道主義精神要求烘焙店拿出一點錢作為補償,況且走法律程序耗時太長,老人家已九十有余,經不起折騰。另外,老人怎么摔倒目前說不清,也沒必要說清。烘焙店方面愿意承認這件事并前來調解,說明了他們的誠意。大家在這里協商,也是為了給老人一個交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韓某作為小輩,其實就算這次調解沒有成功,也應該自己拿出點錢來安撫老人。
對烘焙店,調解員首先肯定了其作為商家勇于擔責的態度,但也指出法律對商店設定了相對嚴苛的安全保障義務,即使不存在過錯,基于商店與顧客所處地位和利益的考量,商店也很可能承擔公平責任,因此應當承擔部分醫療費用。
經過分析,雙方的態度都有了一定的松動,決定坐下來一起好好談談賠償問題。那么,烘焙店應當承擔多少損害賠償責任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起初,韓某表示,加上醫療費、護工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等共花費八萬余元,要求烘焙店至少承擔一半費用。烘焙店則表示老人是離休干部,醫保報銷了大部分費用,應該就自費部分平攤。調解員通過細心詢問并查看治療費用清單,發現老人大部分醫藥費的確都報銷了,只有5000余元自費,因此建議由烘焙店承擔全部自費費用,并額外出一部分錢作為補償。由于雙方賠償數額相差巨大,調解再一次陷入僵局。
調解小組采取了冷靜思考法,向雙方當事人講明法律規定和社會責任,給了雙方單獨思考的時間。雙方最終都作出了讓步,表示同意調解員的提議。
最后,烘焙店承擔老人住院治療的自費費用5000元,并額外給出1000元作為補償,共計6000元,在簽訂協議次日當面支付現金給老人。雙方因本次受傷引起的所有爭議即告終結。
案例三
調解促征遷,城中村舊貌換新顏
近年來,從二七到酒坊巷,從洪源到鮑楊,金華老城不斷經歷著“舊貌換新顏”的“蝶變”。老二七建起了嶄新的高樓,酒坊巷、洪源進入了“做優老城區”重點規劃,鮑楊區塊也進入了清場階段。而在這個過程中,人民調解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婺城區乾西鄉鮑楊區塊征遷工作于2017年5月25日啟動,于2018年3月16日基本完成騰空。短短10個月,共計383戶,鮑楊征遷工作巧打“攻堅戰”,巧用“組合拳”,基本完成了征遷任務。
在政策處理階段,工作人員意識到實際情況的錯綜復雜,暴露出很多土地買賣、家庭內部的矛盾,阻礙了簽約進程。婺城區有關部門當機立斷,邀請了退休法官、執證律師,乾西徐和慶、張路前兩名調解員,與鄉黨委協商成立乾西鮑楊征遷調解組,集中精力解決征遷戶家庭糾紛,推進簽約進程。
人民調解好比化干戈為玉帛的“化骨綿掌”,“因戶制宜”,處理征遷難題。據統計,從簽約到騰空,調解組成員一共調解了22起糾紛,助推簽約23戶。
調解的糾紛主要有土地買賣和家庭贍養糾紛。農村宅基地買賣是鮑楊比較普遍的歷史遺留問題,許多村民法律意識淡薄,并不知道宅基地流轉需要在特定情況下才合法,所以出現了許多土地證在賣方名下、房產卻在買方名下的情況,糾紛也因此產生。此時如果靠政策處理讓土地證人簽署協議,會有失偏頗,也會給征遷工作帶來不少的后遺癥。
另外,許多老人因為征遷,原本與子女協商好的分家協議、贍養方式在利益驅使下發生了改變。有的征遷戶原本已經分家,但因為政策必須將父母與其中一個子女捆綁,這樣就會使有些子女失去一部分房屋補償款,從而發生手足矛盾。維系家庭關系的是“情”、“愛”,若是訴到法院,對簿公堂,家庭必不得和睦。而此時,調解從“說做人道理,講血親之情,明征遷之法”出發,把關系理清了。當事人念及感情,也能很快的達成協議。
繼跨兩地聯合調解后,人民調解融入征遷工作,極大緩和了矛盾,促進了簽約、騰空的進程。在征遷工作中,人民調解發揮著它獨有的優勢。相對于訴訟,調解時間短、效率高;調解能有效解決問題,很少有后遺癥。征遷戶心結一解開,工作人員馬上能說服他們簽約,一手解決矛盾,一手跟進簽約。
調解助征遷,真心換真情。依法實施調解,依情化解干戈,依理共織玉帛。用調解的方式解決征遷糾紛,和平化解矛盾,讓彼此存留一絲溫情。人民調解讓中華傳統“和為貴”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