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沙畈小學童歡閣內,89名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進行了包粽子體驗。孩子們的歡笑和著濃濃的粽香,讓大山里的這個端午節變得格外溫馨濃情。
沙畈小學是婺城區唯一一所山區小學。全校共有93位學生,一個年級最少的只有10人,最多的也不過27人。山區的青壯年多數外出打工,由于生活壓力大,加上交通不便,他們通常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半年才返回大山一趟。于是,這里的多數孩子便成了留守兒童。近幾年,有不少父母陸續將孩子接出大山,到山下鄉鎮或是市區的學校上學。被留在大山的孩子守著寫滿別離的童年,內心更添了一分陰霾。靠電話和思念維系的兒女親情,相依過節是一種奢侈。而這一次,在學校的努力下,孩子們得到了一份最好的端午節禮物——通過開展親子活動,享受到了家長難得的陪伴。
山里生活不易,多數父母專程請了假,搭乘最早的公交趕回大山;少數留在大山謀生計的父母也要騎著摩托車跑上十幾里的山路。還有幾位父母沒能趕上最早的公交,幾經周折、想方設法趕到了。因遲到了幾分鐘,他們大汗淋漓的臉上寫滿了歉疚和認真。這讓一早從大山外趕來做親子關系講座的金華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伊福泉有些感動。“看得出來,現在大山里的父母也很關注孩子的教育、關心孩子的成長。他們也十分渴望能多一分鐘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是很明顯的進步。”伊福泉說。
沙畈小學校長徐獎金介紹,長期以來,因山區留守兒童多,家校溝通相較市區學校有更大的難度。“想組織開一次家長會都不容易,親子體驗活動就更少了,這次是近六年來的第一次。”徐獎金坦言。雖說事前鄉鎮干部和全校老師都作出了種種努力,但徐獎金還是覺得挺意外能有這么多家長到場參加活動。他說:“真的很感謝家長們對學校工作的重視和配合。”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孩子是家長到場參加活動,另有三分之一是祖輩代替父母前來,還有三個孩子則是姐姐代替父母前來。幾個家長沒有到場的孩子顯得有些失落,不過,他們也不孤單,每個人都有老師陪伴在身邊,和他們一起包粽子。
值得一提的是,借此次親子活動之機,沙畈小學還聯合瑯琊派出所警官為全校家長、學生開展了防拐騙、防詐騙、防欺凌以及暑期安全法制教育;聯合沙畈鄉婦聯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創美麗庭院”的工作宣傳;邀請家庭教育導師到校開展了相關講座,引導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
(記者張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