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村道路實現“村村通”,山區百姓出行不再難,但是交通管理的薄弱,讓農村交通安全日益成為焦點。據統計,2017年婺城區發生的交通事故80%以上集中在農村公路。道路基礎建設是交通安全的基礎,特別山區道路許多地方路況不具備提升條件,信息化的新技術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婺城的智慧公路應運而生。
集視頻全覆蓋、信號燈自適應、事件自動檢測預警、環境氣候指示信息自動發布等智能化功能為一體,這樣的交通智能化讓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浙江在線記者蘇曉婕、通訊員王菁
信息化驅動“源頭治理”
“前方發生交通事件注意避讓。”“前方有拋灑物注意避讓。”當路上有事故、物品掉落或者違法違章行為,視頻監控系統會自動檢測記錄,并在后方的顯示屏上提醒或曝光,后臺的指揮監控中心也會同步收到,并指揮最近的執法車進行處理;“這是重型貨車過橋時的數據記錄,變化幅度的參數可以反映出橋梁的整體情況。”在婺城區公路應急指揮中心,24小時橋梁監控,實現了安全的綜合感知、分析及預警功能。這便是婺城交通智能化的縮影。
晚上那么黑,行人過公路走斑馬線是不是很危險?車流有時多有時少,紅綠燈能不能自動調節一下?山區公路急轉彎多,能不能提前預警下對面來車情況?這些問題在婺城區虹戴公路上得到了解決:在沒有路燈的虹戴公路上,夜晚行人走上斑馬線,警示燈會自動亮起,提示過往車輛;路口的“自適應信號燈”可以根據行人和車流量,自動設置間隔時長;在一些山區視線不好或急彎公路難以改造的地方,利用雷達感應系統,在兩車交會時提前警告。……
隨著國家“村村通”戰略的實施,農村基本上解決了交通問題,擁有的機動車和駕駛人的數量大幅度快速增長,但農村道路狀況復雜,車輛司機交通規則意識淡薄,一些道路、橋梁老化無人管等現象的出現,嚴重威脅著廣大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農村交通的智能化已不能忽視。
2018年初,浙江全省農村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設試點建設在婺城區開展,這為婺城解決農村交通管理基礎信息不全、不準、不及時、不共享的“四不”突出問題,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自開展農村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設以來,婺城投入2200多萬打造婺城的智慧公路,定制開發了公路應急智慧平臺,設置了超限運輸非現場執法系統6套27車道,安裝公路視頻監控系統138套,信息發布系統20套,實現了視頻全覆蓋、信號燈自適應、事件自動檢測預警、環境氣候指示信息自動發布等等智能化功能。
目前,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系統已經初步開發完成,下一步,婺城區將深化其與“四個平臺”系統對接,開發交通管理模塊,實現綜治、公安、交通等部門間的視頻監控網絡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利用大數據,做好“四好農村路”中的管好農村道路。
依托信息化建設,農村交通監管變被動為主動性的動態監管,給農村公路裝上了“智慧大腦”,也提供了更多的監管執法依據。下一步婺城區還將通過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存儲、網絡通信等先進技術的智慧交通信息系統和信息化技術以及防懲結合的智慧交通概念,打造出具有婺城特色的智慧交通,提高農村公路管理效率,實現“人、車、路、環境”的全面智慧協同。
打造“兩站兩員”2.0版
接到報警,交通協管員迅速趕往交通事故發生地拍照,將照片上傳至輕微事故“快處快撤”平臺,指引當事人迅速撤離……處理一起輕微交通事故只需10分鐘。婺城農村地域廣闊,但警力固定,一個交警中隊要負責好幾個鄉鎮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深感“分身乏術”。交通協管員和交通勸導員正好彌補了這個管理空缺。
每天車流量較大時,蔣堂鎮戴著紅色臂章的“兩員”隨處可見。蔣堂鎮依托四個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兩站兩員”作用,每天組織村級勸導員在集鎮相關路口開展針對電動車違規帶人、加裝遮陽雨篷和逆向行駛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勸導、發放宣傳資料等活動。
如今,這些情況不時在婺城農村出現,這是“兩站兩員”作用的一個生動體現。
2017年9月,結合浙江省小城鎮“車亂開”、“道亂占”治理行動,“兩站兩員”試點建設推進會在婺城區蔣堂鎮召開,婺城區結合智能交通打造“兩站兩員”2.0版。在每個鄉鎮設置交通安全管理站(鄉鎮)、交通安全勸導服務站(村)“兩站”和安全管理員、交通安全勸導員。交通安全管理站長由鄉鎮分管領導擔任,人員由交通、交警、鄉鎮聯村干部、農機員等組成;在村里的交通安全勸導服務站,勸導員則從“四個平臺”各村專職或兼職網格員中產生。
農村交通安全“兩站兩員”管理新模式,不僅消除集鎮亂停車、亂擺攤、亂開車等現象,解決了城鄉交通擁堵,拉起農村交通“安全線”,還實現了農村交通管理“有人管”“長效管”“社會管”的目標。
在推進“兩站兩員”建設過程中,婺城區堅持走行政管理資源整合:借助鄉鎮現有“四個平臺”載體,實行“工作人員一同管理、工作任務一同布置、工作要求一同規范、工作成效一同考核”的“四個一同”制度,并把農村交通治理納入“四個平臺”網上監管,形成閉環,實現“兩站兩員”建設和“四個平臺”的管理“共贏”和提質增效。
目前,婺城區已經發展擁有39名專職交通安全管理員、483名專職勸導員,形成了“交通+交警+行政執法”等農村交通監管力量全覆蓋式的常態化模式。
除此之外,日前婺城區的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手機終端APP系統也已啟用上線,這是婺城區委托第三方開發的一款用于方便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的手機APP,目前已經與“四個平臺”系統內平安綜治板塊互聯互通,后臺數據實現無縫對接。
交管員和網格員可以將發現的問題通過手機APP,將事前、事中、事后的照片和處理結果上傳到交管站平臺;也可通過手機APP系統接收通知,及時上傳發生事件,按照四個平臺的操作流程進行閉環管理,實現數據集成、分析研判等功能,為交通、交警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智慧中心便可實現對各交管站、各執法車、各執法人員實現互聯指揮功能。
向立體防控延伸,深化科技手段應用,目前婺城區農村公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統的建成率、使用率正在加速。靠著信息化的助推,2018年初至今,婺城區農村公路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44%,效果顯著,農村公路也正在慢慢實現“村村通”后大步走向“路路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