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蔣堂、竹馬創建為市級衛生鄉鎮之后,實現了婺城市級衛生鄉鎮的全覆蓋,同時安地、莘畈、箬陽、乾西、沙畈、瑯琊6個鄉鎮創建為省級衛生鄉鎮。今年,在原有創建基礎上,蔣堂、竹馬、長山、雅畈4個鄉鎮正積極爭創省級衛生鄉鎮,經過市愛衛辦創衛專家考核組的現場評估,均已順利通過省級衛生鎮市級考核初檢。
竹馬鄉攻難點抓常態
下張家村兩委與聯村干部對照責任區塊,細致走訪排摸每一處背街小巷,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力爭做到不留衛生死角;西宅村對村內閑置空地進行清理;企辦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督查、指導環境衛生整治……近段時間以來,竹馬鄉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為抓手,建強組織,完善機制,配齊力量,全面開展省級衛生鄉鎮創建工作,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改善村民生活質量、提升衛生管理水平。
據了解,竹馬集鎮形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集鎮周邊環境秩序相對雜亂、管理松散,整治“三亂”等“集鎮病”和“農村病”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竹馬鄉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不斷延伸管理服務觸角,將創建區域劃分6個總網格、45個小網格(包括集鎮所轄4個村及工業園區、集鎮商業區),網格采取“3+x”工作模式,即1個網格由1名班子成員、1名鄉干部、1名村干部和若干名村企黨員構成,負責入戶宣傳、環境整治、規范經營、美麗庭院創建和安全生產監管等工作,同時邀請“兩代表一委員”不定期開展監督,做到每日一巡查、巡查有記錄、整改有反饋,形成了黨群合力參與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此外,竹馬鄉還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及鄉中心小學、衛生院等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對創建工作的指導、督查和考核。截至目前,共邀請市、區愛衛會專家對鄉村兩級干部進行現場指導、專題培訓5次,并結合“周一夜學”、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深入宣傳、廣泛動員,為創衛工作順利開展奠定扎實基礎。
今年以來,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污水零直排等工作,竹馬鄉已陸續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行動10余次,拆除亂搭建137處6000余平方米,治理危舊房50戶,清理亂堆亂放、小廣告、牛皮癬共1270余處,整治衛生死角350余處、占道經營180余處。此外,全域檢查積水容器,并將其融入景觀節點,變廢為寶,搭配成景。下一步,竹馬鄉將進一步查漏補缺,加大力度,抓好落實,使創衛工作真正發揮利民、便民、惠民的實效。
(記者施俊通訊員呂寬)
蔣堂鎮眾志成城奮戰創衛
日前,蔣堂鎮組織鎮域內環境綜合大整治。大家鼓足干勁,不懼酷熱,協同作戰,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清理亂搭建、清除廣告牌、清運垃圾廢物、沙堆覆蓋、平整土堆……在“地毯式”清理后,鎮域范圍內的溝渠、花壇、道路、農戶房前屋后變得干凈整潔、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這只是蔣堂鎮爭創省級衛生鄉鎮的舉措之一。
今年以來,蔣堂鎮圍繞省級衛生鄉鎮創建工作任務分解表,抽絲剝繭,逐條落實,將衛生鄉鎮創建工作和小城鎮建設緊密結合,重點推進蔣堂各項基礎工程建設。確保道路提升工程、立面改造工程、水體公園建設工程等如期竣工;挖掘特色,打造街角綠化、景觀小品、健身步道等亮點工程;用心打造鄉鎮綜合市場改造的“蔣堂樣本”,著重進一步提升重建后蔣堂集貿市場的經營規范和運營秩序,做到整潔、文明、有序。此外,還通過鄉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和勸導服務站,每日巡查鎮主要道路及集鎮區交通狀況,半年來共勸離違停違規車輛847輛,勸導電動車違規帶人、加裝遮陽棚以及逆向行駛等違規行為130起,目前有180余名黨員加入志愿勸導隊伍,有效改善蔣堂鎮交通安全狀況。
此外,在去年“四治兩化”工作的基礎上,以“六亂”、赤膊墻及太陽能熱水器為重點,對整治范圍內的各村進行再排查,完成對偉業路、八一街沿街廣告牌、違章搭建鋼棚、附房、水池等集中搬移、拆除、切割、清理工作,共整治店鋪175家,整治亂搭亂建121處,面積約4202平方米,亂堆亂放377處,亂貼亂畫35處,赤膊墻10處,其他影響美觀66處,使得集鎮面貌大有改觀。還對集鎮牛皮癬進行集中整治,累計消除集鎮區域內牛皮癬千余處,成效顯著,初步達成“潔、序、美、疏”目標。
蔣堂鎮各村均設有專(兼)職愛國衛生工作人員,充分利用宣傳窗、黑板報、農民信箱等有效載體,宣傳衛生創建的目的和意義,形成全社會參與創衛的良好氛圍。全鎮32個行政村主干道全部實行硬化,平整清潔、村容整潔;垃圾100%密閉收運、日產日清,實行分類處置和無害化處理;每年開展“衛生戶”、“衛生經營戶”評比活動,農戶居室內外整潔,基本無雜物堆放,長效開展畜禽整治工作,實行家禽圈養。
在創建過程中,蔣堂鎮上下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立足省衛,但不止于省衛。下一步,蔣堂鎮還將以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狠抓落實,形成愛國衛生運動長效機制,將蔣堂鎮打造成富有活力的“創業樂土”,健康文明的“宜居小鎮”。(記者施俊通訊員吳若貽)
雅畈鎮著力打造衛生鄉鎮新標桿
“雅畈是我家,創衛靠大家”“熱心創衛工作,創優生活環境”“創建省級衛生鄉鎮,共建和諧美好家園”……走在雅畈鎮,隨處可見張貼的各類爭創省級衛生鄉鎮的標識。除了諸多標語助力營造創衛氛圍,雅畈鎮還運用多種媒介手段向群眾普及創建工作。共發放創衛倡議書8400張,LED宣傳屏6塊、健康教育宣傳欄39塊;每日出動廣播宣傳車2輛到村宣傳,同時用好村村通廣播進行定期創建知識普及;有效發揮“兩微一端”的輿論積極引導作用,借助現有37個行政村農民微信交流群進行宣傳,以“婺彩云”信息發布平臺為媒介宣傳創衛相關信息和動態,讓群眾實時了解工程進度,確保創衛工作要求傳達到每村每戶每個角落。
在濃厚的創建氛圍之下,雅畈鎮的創建工作得到了全鎮2.1萬群眾的共同參與和支持。雅畈鎮結合走村入戶掃碼制與黨員聯系群眾制度,讓黨員群眾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共建共享的行動中,實現多方位、多角度協同推進,徹底消除可能存在衛生死角,實現美麗鄉村新面貌。“爺爺,你看,我也在分垃圾啦,這些塑料是不能爛的、要放這個桶里,這些瓜皮菜葉是會爛的,要放另一邊。”雅畈鎮趙宅村13歲的小尹正跟著自己的老黨員爺爺一起,自發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為打造雅畈省級衛生鄉鎮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此外,雅畈鎮還通過鎮村聯合行動,治理集鎮范圍橋面、路面堆物31處,治理主次干道車亂開、車亂停、僵尸車400多輛,治理集鎮范圍攤亂擺、占道經營200多處;開展集鎮廢品收購點專項整治活動。特別是針對違法建設敢抓敢管,整治集鎮范圍違法建筑、亂搭亂建25處,建筑面積35430平方米,使得集鎮區域面貌顯著改觀。
隨著創衛工作的不斷深入,雅畈鎮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核心突破口,廣泛深入開展群眾衛生健康教育,持續加大加深集鎮基礎設施投入,增強農村環境衛生和環境保護力度,在基礎設施、健康教育、美麗鄉村、環境保護、除害防病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雅畈鎮將以此為契機,再接再厲,深化愛國衛生運動長效機制建設,著力打造衛生鄉鎮新標桿。
(記者施俊通訊員段黎婭)
長山鄉齊心協力抓整治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走進長山鄉,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唐代詩人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描述的田園生活。道路、溝渠、背街巷道甚至堆積多年的衛生死角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硬化的路面、嶄新的垃圾桶、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也為鄉村面貌增添了新意。除此之外,每個村都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特色,力求增添亮點,竹制長廊、毛竹圍起來的木材集中堆放點、水墨墻畫……眼前的一幕幕場景著實令人心曠神怡。
“一個月的時間變化實在太大了!”“接下來我們村上也要按照這個標準來整治。”“現在的農村比城市環境還要好了呢!”……在近日組織的參觀活動中,長山鄉20個村的村支書村主任在鄉領導的帶領下走訪長山一村、二村、三村,看著眼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不由得連連稱贊,心中更是開始勾勒起各自村莊未來發展的藍圖,準備著手開始進一步的整治工作。
“我們現階段主要圍繞小城鎮整治,進一步鞏固創衛成果的同時把整治工作從集鎮村向其他村延伸,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據長山鄉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長山鄉緊緊圍繞“人文長山”的發展定位,統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驗收、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衛生鄉鎮創建的“三創”工作,倒排時間,對標對表,掛圖作戰,壓實責任,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長山”。
走在長山鄉的街頭巷尾,經常能夠看到兩類“紅馬甲”,一類是進行網格巡查的工作人員,一類是進行志愿服務的志愿者。從前期的全面整治,到后續的查漏補缺,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以多種形式開展環境整治和文明勸導工作,就連80多歲的老人都加入到志愿服務的隊伍當中,以三句半的形式宣傳垃圾分類和門前三包。為確保工作能夠順利推進,不論風吹日曬,長山鄉的黨員干部始終堅守在工作的一線,逐個擊破重點難點問題,正是因為全鄉上下一心的堅守,讓長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呂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