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7:30~8:30
地點:曙光路口
行人闖紅燈現象不多,但也有“不文明人”出現
昨天上午7點30分,曙光路口的3名交警和1名交通勸導員已經到位,回溪街和曙光路路口,周邊有不少住宅小區,加之附近有公園和臨時菜場,導致這個路口過街行人特別多,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路口行人的守法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蹲點的一個小時內,記者看到,只有三四個行人闖紅燈。
8點左右,一個拎著布袋的大媽迎著紅燈一路小跑到了馬路對面,被交警攔了下來,“大媽,您闖紅燈了知道嗎?這樣很危險,今天就不罰款了,請您拿著旗子在路口執勤10分鐘。”“好的好的,真是不好意思。”大媽接過交警遞來的小紅旗,誠懇地認了錯,并站在人行道邊指揮起交通,大媽說:“以前都是看到沒車就過了,今天以后,我會注意遵守交通規則的。”10分鐘后,大媽把旗子還給了交警,并保證以后絕不再犯,還感謝了交警的提醒。
有這樣勇于承認錯誤并虛心改正的大媽,也有屢勸不改非要闖紅燈的“不文明人”,記者看到,有兩三個市民在明知是紅燈的情況下,不顧交警和勸導員的提醒,也要堅持過馬路,甚至對交警惡語相向,覺得交警“管得太多,沒車為什么不能過”,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
“有警力站在路口,一般市民都不會亂闖,但有時也會碰上這種勸不聽的人。”交警直屬三大隊江北中隊指導員馮景華告訴記者,創建文明城市以來,市民對道路交通安全法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但部分市民依然缺乏自覺性,為了讓行人和非機動車養成良好的習慣,之前交警通過路面持續執法、監控抓拍曝光、便衣執法等多種形式,持續對這個路口進行整治,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已經初有成效,但如何做到長效堅持,還需要市民自身轉變觀念,提高素質。
記者手記:在整治現場,記者第一次體會到了交警的辛苦和無奈,為了營造文明和諧的出行環境,他們起早貪黑,每天早上7點就站在路面執勤,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他們的每一次哨聲,每一句提醒,不僅僅是為了“文明”二字,更是為了行人的安全著想,希望市民能對交警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嚴以律己,做文明守法交通人。(記者酈莎)
時間:8:30~9:30
地點:長湖路與乾西鄉衛生院交叉路口
一個小時里,未按斑馬線行走問題突出
昨天上午8點30分,記者來到長湖路與乾西鄉衛生院交叉路口,在繁忙的車流中,有不少電動車的蹤跡。上班的、買菜的……早晨時分的長湖路很熱鬧,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因長湖路南北兩側有湖頭綜合市場和雅宅菜場,再加上上班時分,車流量可謂是一天之最。
在長湖路兩側的斑馬線上,停滿了正在等待的電瓶車和行人。“大爺,這邊過馬路要從斑馬線上走。”“自行車、電瓶車過斑馬線要下車推行。”現場執勤的一交警一邊給違反交通規則的行人和駕駛員講解交通規則,一邊將他們帶到斑馬線上。
上午9點10分,交警發現十字路口有一輛電瓶車安裝了雨蓬,當場將其攔下,并向車主講解電瓶車加裝雨蓬帶來哪些危害,要求車主自行將雨蓬拆除。
在一個小時的蹲守中,記者發現機動車都能按照交通規則行駛,市民們都能按照信號燈指示通過路口,但非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在斑馬線前爭道搶行、占道斑馬線,行人不走斑馬線等現象也時常上演。
對行人不走斑馬線、亂穿馬路現象,交警余新軍表示很無奈:“行人有從眾心理,看到大家都亂穿馬路,自己也就不會遵守交通規則,因此我們的執法成本比較大,很難對所有人都進行處罰,目前主要手段還是宣傳教育為主。”
記者手記: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與機動車搶道、一邊玩手機一邊過馬路……這些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既不利于交通安全,也破壞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我們在馬路上的每一次行進,看上去都是一個個小事件,但它卻是每位公民道德與素質的體現,也是一個城市文明最明顯的標志。文明創建,要從文明道德操守著眼,從不闖紅燈這些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記者蘇曉婕)
時間:9:30-10:30
地點:高鐵站北廣場十字路口
臨時下客通道和小型車下客區違停現象普遍
昨天上午9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金華高鐵站北廣場十字路口,這里是金華重要的交通樞紐,周邊人流車流密集。
記者發現,由于有交通信號燈的存在,路口來往的行人和車輛大部分都能做到遵守交通秩序,從外面來高鐵站接送客人的出租車在交警的指揮下也都有序地在指定位置排隊等候。在路口附近的人行道上,電瓶車和自行車整齊地停放在非機動車停車線內。
但是,在十字路口旁的臨時下客通道和小型車下客區上違法停車現象就有點普遍了。在臨時下客通道上,一些開車來高鐵站的市民為了給同伴送行會把車暫時停在此處,造成通道擁堵的現象;在小型車下客區,可以看到部分打著雙跳燈在此處等候接人的私家車違法停車,在交警的勸導下都會駛離。10點左右,在臨時下客通道上出現了幾輛殘疾車和黃包車,嚴重影響了通道的正常運行,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乾西中隊的指導員攜隊員進行勸導。其中一位殘疾車的司機態度蠻橫,不聽勸導,還對前來協調的交警進行言語上的謾罵,最后在交警的耐心解釋和勸導下駛離通道。
10點15分左右,記者回到人行道上發現一輛電瓶車停在了人行道的正中央,完完全全擋住了行人的去路。10點30分,一輛在路口違法停車的私家車被處以50元罰款。據了解,車主為了下車去接老鄉暫時把車停在了路口,在交警的罰款和教育下認識到了違法停車的影響和嚴重性,并表示下次不會再犯。
記者手記:金華高鐵站作為城市的窗口,車輛來往眾多,人員流動量大,違法停車現象管理困難。臨時下客通道里一次短暫的違停,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希望眾司機能夠遵守交通秩序,即停即走,還高鐵站一個有序的乘車環境,同時給金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一份力。(記者陳俊)
時間:10:30~11:30 地點:新華街與解放東路交叉口
文明出行需要每個公民積極參與
昨天上午10點半,記者來到了新華街與解放東路交叉口,在交叉口的四個拐角處都有身著紅馬甲的交通勸導員在進行勸導,交警則在負責區域巡邏,整體道路交通情況較好,但還是存在一定問題。
新華街與解放東路交叉口位于江北商業區,車流量大,道路相對狹窄,在跟隨交警執勤的過程分中記者發現,十字路口處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輛越線停車現象較多,自行車、電瓶車逆向行駛以及進入機動車道行駛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部分行人存在闖紅燈通行現象。
隨后,記者又跟隨交警沿著新華街查看違法違規現象,因正值午飯時間,較多外賣送餐人員騎著電瓶車在馬路邊等待取餐,除此之外快遞三輪車在馬路邊占道送件的情況也較為突出。在人民廣場一側的非機動車輛停放點,交警發現有私自加裝雨篷的電瓶車停放,隨即進行鎖車處理,并在車頭貼上印有“加裝雨篷違法,交警已鎖車”并附有聯系方式的貼紙,為了醒目提醒也起到一定的宣傳效果,交警還在車上插上了印有“文明出行,請勿違停”字樣的氣球。
“這邊車流量比較大,一旦出現違停現象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所以整治力度比較大。”據交警介紹,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車輛,除了鎖車和綁氣球,還會對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輛進行拖車處理,針對外賣送餐車輛事故率較高的現象,在近期交警部門也已經給外賣公司發出通告,督促其進一步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
記者手記:在跟隨交警執勤的過程當中了解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在看到交警在進行巡查都會意識到自身不合規的行為,并進行及時修正,但如果沒有看到執法人員又會存在僥幸心理。從這些行為中不難發現,如今人們已經逐漸形成了文明出行的意識,對于哪些行為是違法違規的也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執行的過程當中還缺乏一定的自覺性。
文明出行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年長者以自身的文明行為榜樣影響下一代,年輕人積極向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文明,只有全民共同參與,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才能保持良好的氛圍,營造文明出行的社會環境。(記者呂璐)
時間:2:30~3:30 地點:回溪街\人民西路路口
守法率上升,但仍有非機動車不文明行車
昨天下午2點30分,記者隨交警來到回溪街與人民西路路口。因不是上下班高峰,該路口的車流、人流并不是很大,在蹲守的一個小時內,記者發現,行人闖紅燈的行為幾乎沒有,非機動車也各行其道,路口的交通守法率比較高。
路口民警申警官告訴記者,原先這個路口非機動逆行、闖紅燈、違規駛入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較多,開展專項整治后,路口設置了學習教育點,對違反交通安全法的市民進行現場教育、學習、考試,通過精細化管理,路口違法行為越來越少。
在蹲守的一小時內,記者鮮少發現有非機動車駛入機動車道的行為,因為路口擺放了“停車越線重罰”的藍色警示牌,在等紅燈之際,非機動車都有序停在了白色等候區內,偶有越線者,在交警的勸說下,也會乖乖退回等待區。
不過非機動車載人、越線現象也偶有發生。下午15點08分,一輛貨運電動三輪車慢悠悠地騎到路口等紅燈,除了司機,車后還載著三個成年人,因為沒有座位,三人擠成一團,坐在車斗的扶手上,要是轉彎車速過快,很容易發生側翻。交警見狀,趕緊攔了下來,“騎車帶人很危險,你不知道嗎?”“對不起對不起,我也是急著出門,同事說有事,讓我順便帶一下。”看到交警攔住了自己,騎車男人趕緊下來認錯,“其實我知道這樣帶人不對,但為了圖一時方便,就上路了。”
這邊男子的事故剛處理完,那邊就有兩個女子騎著電動車從機動車道上駛來,看到交警,也許是害怕處罰,兩個女子趁著路口綠燈的功夫,加速通行一溜煙跑了,交警只能無奈地搖頭:“速度這么快,我們也攔不住,只能眼巴巴看著。其實我們管她們,也是為了她們好。希望她們下次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記者手記:電動車作為一種短途交通工具,其經濟、便捷的特性受到人們的青睞,但部分電動車主交通意識淡薄,抱著僥幸心理隨意闖紅燈,與機動車搶道等不文明行為仍有發生。生命沒有彩排,一旦發生意外,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人人都是交通參與者,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去保持交通順暢,電動車主更加不例外。如今,我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但是部分電動車主的違法行為卻與我市的文明形象相悖,希望越來越多的電動車能夠提高文明意識,加強自我監督,讓文明出行深植心中,讓出行更加安全。(記者酈莎)
時間:3:30~4:30 地點:八一北街\解放東路路口
勸導員在路口認真引導交通
昨天下午4點30分,在八一北街\解放東路路口,不時傳來一陣陣哨聲,63歲的交通勸導員王偉建正在路口認真地指揮著交通。“小伙子,把車往后挪挪,不能越線。”“師傅,您剛才闖紅燈了,很危險!下次一定要看信號燈過馬路啊!”“大姐,這邊不能逆行,你還是往對面騎吧。”在他的引導,路口秩序井然,違法行為也鮮少發生。
王偉建從今年6月起,開始當交通勸導員,每天站崗4小時,周末無休,已經堅持了3個多月。“最初是聽社區說要招勸導員,能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我覺得挺有意義,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經過一個夏天的暴曬,王偉建的皮膚變得黝黑,心里卻是滿滿的成就感。“跟以前相比啊,路口的情況好了很多了。”
他告訴記者,八一北街\解放東路路口因為臨近蘭溪門菜場和西市街商圈,每天車流、人流量都很大。“剛來這邊的時候,經常有電瓶車、三輪車四處亂竄,有開到人行道的,有逆向的,有闖紅燈的,不過現在,守規矩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在執勤過程中,王偉建緊緊盯著路口的紅綠燈,按照燈的變化不停地揮舞手中的小紅旗,紅燈停、綠燈行,看見違法行為就吹響口哨,上前勸阻。偶爾腳站麻了,就跺一跺緩解一下。“工作辛苦倒沒什么,最怕別人不聽勸!”王偉建說,有些人對勸導員的工作不太認同,甚至罵他多管閑事,一旦遇到這些情況,他只能一笑置之。“我們的背心上就寫著交通勸導,以勸為主,不能吵架。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認同我們這份工作,一起為文明城市做貢獻。”這是王偉建最大的心愿。
平時,脫下勸導員的衣服,王偉建會以身作則遵守交通規則,也會向家里人里宣傳文明出行理念。在他看來,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大家都守規矩一點,離文明城市就更近一點。
記者手記: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起,婺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文明交通勸導員的身影,他們勸導行人注意安全、提醒過往車輛……然而,當記者親身體驗這項工作時,才發現其中的不易,既要承受工作條件的艱苦,又要忍受少數市民的不配合、不理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市民都自覺自律,共同建設維護安全、順暢、有序的交通安全環境。(記者酈莎)
時間:4:30~5:30 地點:新華街\人民廣場路口
車讓人讓出和諧人讓車讓出文明
昨天下午4:30分,記者來到了新華街\人民廣場路口,這個連接西市街商圈和人民廣場的路口,每天的人流量都很大,由于路口只有斑馬線沒有設置紅綠燈,曾經人車矛盾不斷。記者看到,臨近下班高峰,該路口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大多數車輛都能做到禮讓行人,說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規范和治理,“車讓人”這個規矩已經被大多數司機熟悉并接受。
“我就在附近上班,每天都要從這邊走,以前過馬路戰戰兢兢,要扎堆湊一撥人才敢過,現在好多了,汽車主動禮讓,過馬路安全感十足。”一過路市民告訴記者。
記者蹲點發現,不僅公交車主動禮讓,出租車、私家車也能做到停車讓行。看到車輛在斑馬線上停下,有的行人出于感謝,會加速過馬路,讓司機減少等待的時間。“說實話,看到這樣的行人心里還是會暖一下,文明是相互的,我們禮讓行人,行人也理解我們,這樣的感覺很好。”經常在附近拉活的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
不過,也不乏有不文明行為。記者看到,有的機動車在行駛至該路口時,并沒有減速觀察人行道兩側,給行人通行造成了安全隱患;有的車主明明看到路口有行人,也不愿意停車讓行,而是快速通過讓行人望而生畏。行人方面,看到路口來車已經很近,有的人卻不愿意等待幾秒鐘,依然我行我素走上斑馬線生生把機動車逼停,“平時還好,上下班高峰因為要避讓行人,這段路經常擁堵,希望這里以后能裝個紅綠燈。”過路司機劉女士說。
記者手記:斑馬線前“車讓人”,不僅體現著一座城市對生命的尊重,也直接反映著城市的文明程度。機動車過斑馬線禮讓行人的行為不僅是禮儀,更是一條法律。但文明不是單向的,在“車人行”的同時,更需要行人自律守法,對紅綠燈規則的遵守、對斑馬線這一“生命線”的敬畏。只有做到車輛自覺禮讓,行人主動律己,才能形成有序暢通的文明交通環境。
(記者酈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