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婺城區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對話鄉愁”詩歌系列活動啟幕。國內詩歌大咖相聚婺城,助推婺城詩歌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婺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方鷹出席活動并致辭。
此次活動由婺城區委宣傳部、婺城區文化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婺城區作家協會承辦。當天上午,“新向度下的鄉愁”文學講座在金華市文化館群星劇場舉行。主講人劉瓊做《地域和寫作》主題講座,彭敏做《詩詞之美,點亮人生》講座。婺城區詩歌藝術愛好者300多人到場參加。下午,受邀嘉賓及婺城本土詩人共同前往參加巖頭詩歌文化禮堂掛牌儀式。金華五中、金華市環城小學、金華市新杰思幼兒園與之結對,成立詩歌創作基地。隨后,主講人木汀做《簡單和快樂寫作》講座。講座后,婺城本土詩人與幾位主講人進行了交流互動,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婺城詩歌藝術的發展走向、創作技巧與創新理念。
千百年來,婺城大地人才輩出,文風鼎盛,有江南小鄒魯的美譽。從南朝文宗沈約建筑八詠樓,開始文化萌芽;到婺學宗師呂祖謙開設麗澤書院,婺文化迎來第一次興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婺文化的內涵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成為新時代金華精神的力量源泉。近年來,婺城區的文化禮堂建設力度大,亮點多,在全省名列前茅。“立德樹人,雙堂雙進”的婺城模式,更是為婺城教育錦上添花。金華詩人從前輩手中接過火把,煥發出更加鮮活的力量,作品薈萃,佳績斐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農家飄進了書香。
方鷹對幾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指出,近年來婺城文化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合力精心打造的結果,也是婺城文化人辛勤努力的結果。他表示,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婺文化的發展帶來源頭活水,為婺城文化禮堂建設翻開嶄新的一頁。我們要將詩歌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農村,放在基層,以文化禮堂為載體,讓高雅的文化根植于鄉村大地,充分發揮詩歌的作用,唱響鄉愁記憶,凝聚文化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