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農辦黨組書記、主任 趙建洪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就婺城區而言,近年來圍繞全面深化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高水平小康社會和“兩富”、“兩美”婺城建設的目標,在新農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戰略工作中取得顯著效果,但與先進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為此,區農辦調研組通過集中蹲點大調研、重點村戶大走訪、意見建議大懇談、建立振興哨所站、重點課題大調研、統籌推進抓落實等方式就全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對全區實施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并對加快婺城區美麗鄉村建設進行了思考。
一、美麗鄉村建設基本情況
全區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共建成美麗鄉村風景線2條,完成散落歷史建筑保護點修復13個,省級美麗鄉鎮2個,精品村19個(有6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特色精品村)、秀美村34個、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個,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4個。目前,全區336個行政村除9個計劃異地搬遷村外已實施327個行政村,行政村覆蓋面100%,總投入4.2億元,全區8.29萬戶農戶受益農戶率82%以上;創建區級生態村299個村、市級生態村127個,莘畈鄉還被正式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并入選浙江省“我心目中最美生態鄉鎮”;所有鄉鎮、331個行政村(5個計劃移民村不實施)已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有330個村達到垃圾分類合格村,占行政村99.7%,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優秀村已有169個;現已完成梅溪生態廊道、白沙溪生態廊道美麗鄉村精品線建設;如今由于水源保護,全區農家樂經營戶只剩43家,星級農家樂8家,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2個,省、市級農家樂特色點7個。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區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良好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但現階段我區還存在產業不夠興旺、環境不夠優美、鄉風不夠文明、治理不夠有效、農民收入不高等問題,成為制約我區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建設的瓶頸。
1.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鄉鎮思想認識不到位,對美麗鄉村建設不夠重視,不能有效地調動群眾主動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村集體主動發展經濟思路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落地難,面對工作不主動、不積極,“等”、“靠”“要”思想嚴重,主動作為的意識和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2.主題特色不突出。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和設計時間周期短,相關設計單位未能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導致規劃設計過程中不能因地制宜合理定位,使得美麗鄉村建設特色不顯著;部分村鎮將其規劃的重點主要放在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硬化,周邊生態環境的綠化上,未能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廊一韻”的建設主題。
3.設計理念不明確。個別施工單位項目設計理念不明確,缺乏鄉村景觀設計美學、鄉村景觀設計、鄉村詩性景觀營造、建筑損壞與修復等方面的業務知識,未能將鄉村設計規劃完美地落地建成。同時,建設用材不能合理利用,施工要點、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有待強化。
4.資金整合不到位。美麗鄉村建設涉及面廣,資金需求大,不能單靠政府投入,需要整合各部門的涉農資金,但在實踐中操作難度較大,一些涉農項目由于地點、操作程序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無法將項目和資金有效地整合到美麗鄉村建設中,社會融資困難。
三、對策建議
1.深化思想認識,進一步營造美麗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廣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意義和政策,充分利用新聞媒介、村務公開、宣傳櫥窗、宣傳圖冊和明白紙等多種形式,擴大宣傳覆蓋面,營造“人人知曉、戶戶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氛圍,讓農民群眾意識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并積極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建立健全美麗鄉村建設“村為主”的工作機制,在規劃設計、項目安排、建設實施、管護機制、建設內容等方面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愿,發動群眾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監督。
2.提升規劃實效,進一步突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題特色
深入鄉村規劃調研,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和人文文化,引進專業人才進行科學規劃地指導,充分尊重村民對于鄉村建設意見和意愿,保留足夠的規劃編制時間,確保規劃設計完善全面,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廊一韻”的魅力特色村莊。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形成布局合理、環境秀美、百姓宜居、生活富美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格局。推進實施“百村精品、千村景區”工程,強化浙東民居特色風貌規劃引導,注重農村建房、建村、建景“三建融合”。
3.強化項目管理,進一步健全美麗鄉村建設的長效機制
加強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嚴格把控美麗鄉村建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專業技能招標培訓,確保引進一支業務能力強、有責任心、高標準高要求的專業隊伍。健全完善黨政主導、農民主體、部門協作、社會參與、責任明確、建管并舉的長效機制,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保證程序到位、進度穩定、質量一流,在后期維護管理方面,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美麗鄉村建設測評考核體系,進一步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村規民約的自我監管作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施工與管理一體化。
4.加強資金整合,進一步提高多元化涉農資金統籌力度
政府加以指導,統籌各部門涉農資金整合,在編制部門工作計劃時,盡量向美麗鄉村靠攏或同步建設,各類建設項目、資金優先安排,切實提高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農民投資、社會和企業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效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充分撬動社會資本,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5.注重招才引智,進一步鼓勵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要吸引走出去的農村人才特別是農村青年人才“回流”,鼓勵他們投身新時代農村建設,成為農村發展的帶頭人。同時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鼓勵全社會各類人才參與,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愿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捐資捐物等方式,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的偉大事業中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