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婺城新聞網記者馬曉芬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展現新作為。當前,婺城區正牢牢把握“擔當趕超、婺城圖強”主旋律,全力以赴,狠抓落實,全面開啟建設“都市經濟創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的偉大征程,奮力書寫新時代婺城答卷。
重點項目點燃發展新引擎
日前,在竹馬工業園區,記者看到金華市隆耀工具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設備轟鳴運轉,工人正忙著施工中。“10天,太令人振奮了!”提到去年8月的項目審批,該公司負責人還是難掩興奮之情,他說,以前企業想要拿下一個項目審批,往往要等半年以上,但是那一次從備案到施工許可證下發僅用10個工作日(13個自然日)就完成了,為企業盡早開工建設打下扎實基礎。
去年8月22日,金華市隆耀工具有限公司“年產量1600萬套安全防護用品項目”完成施工許可證申領工作,成為婺城區首個“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項目。“該項目創造了婺城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的新速度。”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當年6月28日正式摘牌到領到施工許可證,共用時39個工作日,標志著婺城企業投資項目正式進入“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新時代,為服務企業跑出了“婺城加速度”。
事實上,為構建公開透明、便捷高效、公正清廉的投資環境,自2018年初以來,婺城區就對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流程進行全鏈條梳理、全流程改造,并且“不破法規破常規”,采用“一塊標準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諾,一次性辦結”模式,從項目備案到開工建設,完成所有法定審批事項的時限最多可從原來的100余天壓縮到13天,提速90%以上,真正實現企業“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近日,二七區塊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幼兒園項目的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小學及幼兒園項目是金華市二七區塊舊城改造配套工程、婺城區重點建設工程,總投資1.7749億元,工程總建筑面積約4.9萬平方米。其中小學項目辦學規模36個班,幼兒園18個班。截至目前,小學已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據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幼兒園預計在2019年10月可以投入使用。
受宏觀政策影響,在重點項目建設中,資金籌措困難仍然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為著力化解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區發改局搶抓中央資金扶持政策機遇,精準把握中央預算內專項補助爭取動向,積極對接省、市發改委,協調區行業主管部門,為重點項目爭取建設資金。”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區發改局分別為實驗中學實訓大樓爭取社會領域中央資金1300萬元,為勤儉一期項目爭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資金1000萬元,為章坑水庫項目爭取省公建資金200萬元,總計爭取資金2500萬元,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不足難題,為重點項目建設保駕護航。此外,還積極幫助企業向上爭取資金,為金華市上窯新型墻材有限公司的“年處理10萬噸城市污泥無害干化及建設新型墻體材料自動化生產線技改項目”爭取到2019年生態文明建設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750萬元。
眼下,婺城區一個個重點項目正在奮力推進。截至去年12月底,省集中開工項目開工率100%,投資完成率101.92%。在省市區重點建設項目中,3個省重點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分別為100%、104.69%;12個市重點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分別為91.7%、106.8%;19個區重點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分別為100%、116.6%。
“在服務重點項目中,區發改局將一如繼往地立足實際,堅定不移地謀劃、推動、支持大項目、好項目,將重點項目建設放在戰略的高度,為推動婺城經濟快速發展作出發改貢獻。”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雙1”清零勢如破竹
“上浮橋復興街拓寬區域又有一戶同意簽約!”日前,婺城區上浮橋征遷清零工作人員俞秀玲向指揮長報告。自2018年11月下旬上浮橋區塊啟動清零行動以來,工作組攻堅克難,工作推進勢如破竹。
期間,上浮橋區塊征遷指揮部全體工作人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鐵軍”精神,“一天當成兩天干,晚上當成白天干,休息日當成工作日干”,分秒必爭,一刻不耽誤,耐心細致地做好征遷工作,以真心換取群眾的理解,以公平融化群眾的疑慮,用苦干實干,一步一腳印認真“填寫”這份征遷答卷。
事實上,上浮橋區塊清零行動勢如破竹僅僅是婺城區堅決打贏“雙1”清零攻堅戰的縮影。去年底,為保障重點區塊開發建設,上浮橋區塊征遷收尾工作迫在眉睫。當年11月,婺城區就提出“雙1”清零行動,要求對大的征遷項目進行收尾。于是,上浮橋區塊、二七區塊清零行動由此啟動。
“在上浮橋區塊清零行動中,由婺城區13位區領導牽頭,從各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11個工作組,對前期協議未完善的40多戶、未簽約的15戶攻堅克難,全面做好簽約、騰空、拆除各項工作。”城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紫陽介紹,工作組以“一天不能耽誤、一刻不能馬虎”的工作熱情和高昂斗志深入居民家中開展征遷方面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連續作戰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積極上門為群眾答疑解惑。經過努力,目前整個區塊僅剩三戶未簽約。“針對目前還未簽約的這三戶,我們將堅持按照‘依法征收、陽光征收’的原則,安排攻堅組上門一對一做思想工作,以‘真心換民心’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認真聽取百姓的訴求和心聲,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力求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這是工作組一貫的工作作風。“我們談話這個地方,一沒有監控,二沒有錄音,三沒有電子設備。但是你可以錄音,我對我講的每一句話負責。”“俞老師你既然這么說,我也肯定不錄音。”這是俞秀玲和一名未簽約戶談話的開場白。坦誠的態度贏得了信任,兩人一談就是三個多小時,這名兩年前為了保房子辭了職的戶主在這次談話后答應簽約。
接下來,“雙1”清零工作組將繼續嚴格把握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堅持政策到位、程序到位,確保政策的剛性、嚴肅、透明;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發揚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全面扛起擔當和責任,為“雙1”清零行動畫上圓滿的句號,為“擔當趕超、婺城圖強”貢獻力量。
婺城“家服務”暖人心
“場館建設有什么難處?‘體育+鄉村旅游’發展有哪些需求?”日前,瑯琊鎮負責人帶隊前往轄區行政村開展“三服務”活動,為基層一線解決難題,為鄉村振興把脈問診。
在瑯琊鎮上盛村,一幢幢精致的小洋房掩映在數十畝青翠竹林中,敦倫堂、下份廳、小廳井等清代古建筑見證著村莊深厚的歷史底蘊。青山、翠竹、清風、人文,對于村黨支部書記盛明軍而言,萬事俱備,只待“休閑運動中心”建成。“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少資金。”面對鎮負責人的關切詢問,盛明軍吐露心聲。
自從休閑運動中心項目落地上盛村始,這個凝聚著百姓希望的項目,就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目前,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二期裝潢工程面臨資金瓶頸。瑯琊鎮負責人表示,“我們會全力扶持項目建設,整合各種資源推動項目加快建設步伐,服務好鄉村振興。”并一再叮囑盛明軍,“重要事項要及時匯報并召集村兩委進行商議,確保項目建設如期完工。”擲地有聲的承諾,讓盛明軍吃了定心丸。
“‘三服務’活動真正讓企業體會到‘婺城家服務’的‘暖人心’。”與盛明軍有同樣感受的還有金華捷科工具有限公司負責人。新年伊始,他所在企業就順利獲得第二次200萬元銀行貸款,從遞交申請材料到貸款發放到賬,只用了5天時間,貸款利息比私人借款低,手續簡便效率高,使企業如期推進高空逃生工具項目。
今年以來,婺城區深入開展企業“三服務”活動,精準對接,給企業送去人才、金融等各項服務,為“擔當趕超、婺城圖強”提供支撐。
“我們公司缺少技能達標的外貿人才,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可以招聘到?”“從目前來看,年輕的有一定學歷的后備干部比較難找。”日前,一場服務座談會架起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與會的33家企業紛紛提出各自在人才就業用工方面的問題,并積極與人才服務機構洽談合作意向。通過座談會,許多企業的問題得到了及時解答。
“組織座談會旨在向企業介紹當前婺城區的人才就業各項政策措施,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人才就業招工方面的困難,為企業發展做好服務。”婺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僅僅是服務企業的舉措之一,接下來該局還會繼續推出一項項暖心服務政策,助力企業破解人才引進和人才服務等難題。
自“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啟動以來,婺城大地掀起“三服務”熱潮。婺城區四套班子領導以上率下帶頭服務,區千名干部融入一線開展“三服務”,以“家人般用心用情、管家般精準精細、專家般專業專注”的服務標準,打造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家服務”品牌,形成千帆競發、拼搏干事的工作氛圍,一個開放、包容、親民、擔當實干的婺城新環境正在形成。
下一步,婺城將堅持效果導向、群眾滿意導向,奔著問題去,做到哪里困難多就去哪里服務,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以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作為各干部、鄉鎮、機關部門的成績單,形成比學趕超的濃烈氛圍,切實提升企業、群眾、基層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為實現“擔當趕超、婺城圖強”和“都市經濟創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雙城戰略作出努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