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婺城,花會跳舞,風會歌唱。小鳥嘰嘰喳喳的朗誦著詩歌,溪流歡樂地在山間奔騰。在婺城,這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畫卷不是愿景,而是我們生活的現在。這一份珍貴綠色的背后,是我們美好的未來。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這一份婺城給出的環保答卷,請您收好!
由治標到治本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整治
“創意”治水交出漂亮“成績單”
6月3日的清晨,陽光慵懶地撒向大地,長湖水汽氤氳清可見底,水面波光粼粼。兩岸的村居與綠樹相得益彰,伴著和煦的春風,迷了游人的眼。在長湖沿岸,記者偶遇了前來晨練的村民陳大哥,“長湖是我們乾西鄉的‘母親河’。這幾年來,眼看著長湖的溪水清澈了許多,我們很欣慰!”
當天,同樣在長湖邊走走停停的,還有乾西鄉湖頭村的黨支部書記陳加平。作為長湖段的村級河長,定期巡河已經成為了他的規定動作。即使到了節假日,護水巡河仍然是他念念不忘的功課,“每天過來走一走,看看長湖有沒有垃圾漂浮。確定溪水清澈,我才能踏踏實實的干其他活。”
從曾經的“臟亂差”到如今的“潔凈美”,十里長河的巨變是“河長制”成效的一個縮影。現如今,走在婺城的各條河湖邊,很多地方都在醒目的位置樹立了河長公式牌,牌上標注河流基本情況、治理目標、河長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哪條河上有漂浮物,哪條河的水質有變化,一個電話就可以聯系到河長過來處理,方便又快速。
記者了解到,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婺城區全面建立“河長制”,制定“一河一檔”、“一河一策”,每一條河道都有一位河長負責,一個班子推進,一套機制運轉,一塊牌子公示。
在推進“河長制”的工作基礎上,婺城區更是創新思路、大膽嘗試,在全省率先推行“星級管理”制度,通過年初定分、月度積分、年末評星,有效激發各級河長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并以此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市予以推廣。同時,建立白沙溪、長湖、回溪等18條重點河流三級河長微信工作群,縮短各級河長間的溝通距離,并通過“掃碼制”,發現問題,實時上傳,大大提升問題解決率。
然而,“河長制”并不是婺城區治水工作的全部。近年來,婺城區通過統籌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美麗河湖建設等重點工作,由治標到治本、末端治理向源頭整治轉變,在加快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基礎上,實現了治水工作新突破。并且,積極轉變治水思路,做足了“治水+”的后半篇文章。
付出總有成效。不久前,婺城區又榮獲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大禹鼎”。這是繼2017年首次獲此殊榮后,連續連年蟬聯“大禹鼎”。現如今,一幅水清岸綠的人水和諧幸福圖景正在婺城悄然繪成。
多部門協力多舉措并行
全力以赴打贏“藍天保衛戰”
6月4日上午,家住白龍橋鎮的金阿姨緊緊抓著記者的手,激動地描述著這幾年來家鄉的新變化。金阿姨直言,自家沿著路邊,樓下就是飯店。每到飯點,飯店的油煙直直地往她家里“灌”,氣味嗆人不說,連墻都給熏的黑黃黑黃的,讓她十分苦惱,“以前連衣服都沒膽往外曬,不過現在好多啦,油煙少了不說,連帶著空氣都清新多了!”
同日,竹馬鄉方下店村的村民老張也點贊了婺城的空氣質量:“我們家就在二環邊,來來回回的大貨車也帶來了不少的灰塵。說實在的,要是擱以前,我們家時半年都不敢開一次窗戶,就怕‘灰頭土臉’。不過現在好了,灰塵少了,空氣也更清新了。作為老百姓,我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了。”
是什么讓金阿姨與老張的幸福感直線上升呢?這都得益于婺城這一場沒有硝煙的“藍天保衛戰”。
自2018年以來,婺城區全面實施、扎實推進降塵抑塵、廢氣減排、餐飲油煙整治、秸稈垃圾禁燒等專項行動。以餐飲油煙專項整治為例。為切實解決餐飲業油煙污染問題,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和人居環境,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持續保持執法的高壓態勢,督促街頭巷尾的每一家餐飲場所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定期清洗維護,讓餐飲油煙直排的情況有了明顯好轉。從揚塵治理專項行動來說,區住建局嚴守“紅線”。今年,在開展全區部署動員的基礎上,還對在建的55個建設項目開展進行了文明施工,揚塵管理及安全管理的檢查工作,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的落實……“主要部門牽頭,多部門協力,多舉措并行”,讓各部門統一戰線,讓“藍天保衛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相關數據顯示,相較于去年同期,工業涉氣信訪量下降20%。截至5月31日,婺城區PM2.5濃度均值為31微克/立方米,除磐安、金華山外,全市排名第3,AQI優良率為96.9%,完成2019年全區PM2.5濃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AQI優良率達到84%以上的年度目標。
此外,為進步提升群眾環境獲得感,婺城區還婺州公園及環北公園各建立了一個清新空氣(負氧離子)監測站,為在公園內散步的居民提供實時的空氣質量數據,同時為加快推進空氣自動監測全覆蓋,推進科學治氣和精準治氣,婺城區擬新建17個鄉鎮PM2.5監測站點,目前監測站點的選址和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2019年底能正式投入運行,屆時各鄉鎮空氣質量情況能實時直觀的呈現出來。
嚴格執法負重前行
堅決保護生態環境
“我們的工作和往常一樣,說不上辛苦,因為這著實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金能是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婺城分局監察大隊的一名執法人員。今年,是他進入到環保隊伍的第四年。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正在處理一起群眾投訴。金能說,作為環保一線的執法者,他們的工作就像環境“消防員”。收到群眾的投訴電話就必須得刻不容緩地趕過去處理,避免情況更加嚴重。
談及自己這四年的環保生涯,金能直言,環保這個活確實不好做。“我剛調到檢察大隊時,就碰上了全市正在深入推進生豬養殖污染整治行動。在代表分局前往蔣堂鎮對養殖戶開展警示教育的時候,有群眾舉報說有一養殖戶好像有污水偷排的行為,但是一直找不到出處。”出于一名環保人的責任與擔當,金能與“戰友們”即刻行動,對該養殖戶進行了連續四天的突擊檢查,終于在距離養殖場1公里外的田埂里發現了一個非常隱蔽的排污口。為了躲避排查,該養殖戶還煞費苦心地將該排污管道設計成彎曲狀埋在了地下。最終,該私設暗管偷排污水的養殖戶最終被移送到公安機關進行行政拘留處罰,養殖場最終被拆除。
談起這段回憶,金能告訴記者,這次行動對他來說意義重大。這四天時間里,他和隊員們經歷了高溫、惡臭、蚊蟲叮咬,也讓他明白了環保工作的不易。
然而,金能只是婺城環保隊伍的一個“縮影”。在婺城的環保隊伍中,還有無數個這樣的人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嚴格執法,負重前行,讓有限的生命綻放出無限的力量,更讓平凡的崗位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婺城分局查處了兩起刑事案件,嚴厲打擊了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在此基礎上,接下來,還將對重點產廢企業加大巡查力度,對危廢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鞏固中央、省級督察成果為重點,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清廢四大行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