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5日的全區干部大會上,區委書記蔡艷運用鮮活語言、詳實數據和典型案例,回顧了趕超圖強的2019年,并為涌現出的一大批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點贊。他們中有抗“疫”一線的逆行者;有拼爭搶創的擔當者;有帶領致富的先鋒者;有無私奉獻的志愿者……
徐彪、胡霞亮、江少華、黃曉華、倪戰兵、張茂秀、李剛、戴建東、李海濱、潘金富、藍金玉、黎霞、蘇玉蟬、何重寬、章善祥、徐華煒、吳根升、鄭文杰、鄢繼瓊、民情民訪代辦員“和姐”宋園春團隊等,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連同他們為婺城努力的樣子,清晰記錄在時光的刻度上。
今天,聽我們說謝謝你們
因為有你們義無反顧的逆行
讓婺城溫暖如春
感謝你們日以繼夜的堅守
終換來山河無恙
感謝你們只爭朝夕的奮斗
使空氣彌漫幸福的味道
你為婺城努力的樣子,真美!
這些縮影彷如水滴
正匯聚成奔騰大海
“雙城”藍圖在前
時代使命在肩
新征程上讓我們
萬眾一心加油干
越是艱險越向前
確保全年各項工作
“高質量走前列答高分”
徐 彪
我們就沒有休息這個概念
抗“疫”期間
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徐彪率領
高速卡口工作團隊
一共檢查了6.73萬車輛,15.37萬人次
移送了19個疑似人員到集中隔離觀察點和醫院
勸返6000多人次
而他本人曾連續三天三夜沒回家
為整個金華的防控大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戰“疫”沒有假期
李 剛
婺城區教育局局長李剛作為
鐵路金華站疫情查控點臨時黨支部書記
帶領130余名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日夜堅守
在三返高峰期累計測量體溫、身份核驗8萬余人次
轉移預警旅客194人,轉移發熱旅客48人
守牢了城市的重要門戶
江 少 華
我們是鄉鎮安全的“守門人”
白龍橋鎮有湖北籍人員1000多戶
需要逐一排查的房間有一萬多個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
鎮黨委書記江少華帶領全鎮干部、志愿者
僅用5天時間
走遍了38個社區、53個小區、11家市場
以及轄區大部分的企業、商戶和超市
每日微信步數直逼三萬步
戴 建 東
把媒體使命書寫在戰“疫”第一線
婺城區新聞傳媒中心副主任戴建東
從春節至疫情防控響應二級解除期間
沒有休息過一天
每天與同事策劃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在他的策劃下
有200多條新聞在省市區各媒體平臺上推送
藍 金 玉
勇做社區居民“守護者”
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黨委書記藍金玉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
她舍小家為大家
義無反顧沖在抗“疫”一線
針對社區居民買菜難的問題
她牽頭社區、市廣電總臺、市蔬菜辦
聯合開展“愛心助農,暖心菜進社區”活動
設立首個“無人售菜點”
出售菜品3000多份,近7噸
宋 園 春 團 隊
用熱心細心耐心溫暖求助者
自入駐城西街道代辦站以來
已接辦900多件事項,辦結率98%
服務群眾1000多人
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
收到群眾錦旗35面
得到了群眾滿滿贊譽和信任
在疫情中,代辦不停步
通過線上線下,微信電話開展云調解30多件
法國華僑慕名求助,成功完成洲際代辦
樹立了我國戰“疫”的良好國際形象
宋大姐也被評為浙江省道德模范
鄭 文 杰
一干到底摘掉“后進村”帽子
白龍橋鎮鄭崗山村支書鄭文杰
通過盤活用好閑置資源
全年實現村集體收入200萬元
是2018年的5倍
實現經營性收入144.28萬元
是2018年的14倍
“軟弱后進村”實現摘帽
村黨支部整轉提升、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
先進事跡被省市新聞聯播報道
章 善 祥
撐起社區疫情“防護墻”
新獅街道58歲的志愿者章善祥
和幾位志愿者自發組建了一支
“宣傳衛士”志愿巡邏隊
每天四個時間段走街串巷巡邏
耐心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隨著返金人員增多
他又積極投身社區卡口執勤
為疫情防控守好第一道防線
黎 霞
白衣執甲的抗“疫”戰士
乾西鄉衛生院全科醫生黎霞
主動要求到隔離點做專班醫護工作
自隔離點起用后
一直在隔離點上班連續26天沒有回家
她不僅要為觀察對象提供醫療幫助
還要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
細致、周到、熱情的服務
讓這些“客人”都親切地叫她“黎霞姐”
記者馬曉芬 、攝影 田雙雙、 制圖 方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