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慧敏
“水韻梅溪魅力仙源”、“非遺古鎮婺秀雅畈”、“山水莘畈體旅之鄉”……在婺城一個個美麗的小城鎮悄然發生著蝶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到安地嬉水、到雅畈吃面、到莘畈騎行……成為了市民周末休閑的新時尚。
尋找漫時光的生活,感受田園風光。美麗城鎮催生出的“美麗經濟”,不僅改變了居住環境,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夜間經濟、鄉村旅游……隨著集鎮、鄉村面貌的持續改善,綠水青山正不斷煥發活力,由美麗城鎮建設衍生出的“美麗經濟”,使人們的生活實現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全面提升,讓婺城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
1 、玩轉鄉村“文創”經濟
近日,“詩畫巖頭非遺體驗購物節”暨“跟著非遺游婺城”啟動儀式在安地鎮巖頭村詩畫文化產業園拉開序幕。扎染、香囊、棕編、木雕……各類精美的非遺、文創、手工藝品讓前來參觀的游人們大開眼界。“沒想到老祖宗留下來的技藝能制作成這么精美的藝術品,我這次可要好好挑選幾樣帶回家。”游客宗女士對現場各展位上的商品贊賞有加。
據悉,“跟著非遺游婺城”項目是以非遺為內核,以婺城為中心,打造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主打非遺游線。而安地鎮作為“跟著非遺游婺城”的啟動站點,有著豐富的文旅資源。目前,已推出適合團隊定制、工會活動等的“跟著非遺游婺城”南線路線三條,分別是“巖頭”、“巖頭—漢灶”、“巖頭—喻斯”。自分線進入市場以后,反響熱烈,來參與的游客絡繹不絕。
一直以來,安地鎮美麗城鎮建設著力推動仙源湖旅游度假區高質量發展。目前,該鎮巨龍水上運動中心二期、詩畫巖頭文化產業園等多個旅游項目已經建成運營,其中第一期入駐巖頭園區文創企業就有13家。去年,安地鎮還獲評了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據統計,2019年安地鎮全年累計接待游客162.96萬人次,實現旅游經營性收入9992.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28%。
“在今年的美麗城鎮建設中,除了已建成運營的巖頭文化產業園,我們還計劃打造一個桂花文創園。通過文創園,將桂花游步道、桂花博物館、桂花美食制作體驗、桂語茶室等聯結為一體,進一步打響安地桂花特色品牌。”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打造非遺產業聚集地,吸引各類文創產業入駐,這既讓非遺文創得到傳承發展,更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除了重視文化產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安地鎮美麗城鎮還將對雅干垅、鄭宅垅等5條山垅進行特色打造,力求做到“垅垅有特色、處處有風景”。同時深入挖掘紅色故事、紅色歷史,打造以“銘記初心”為主題的紅色革命傳承觀光帶,推進蔣寶賢故居修復工程一期建設……
“水韻梅溪魅力仙源”,在婺城大地的南邊,安地這座美麗城鎮正在散發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仙源湖游樂勝地正逐漸成為游客休閑玩樂的新地標。
2、照亮集鎮“夜間”經濟
華燈初上,白天的暑氣還未消散,位于雅畈二村的雅畈鎮綜合市場附近的停車場在夜晚搖身一變成為了雅畈夜市。現場人聲鼎沸,商販的吆喝聲、游人的還價聲、兒童的嬉笑聲交織出一支狂想曲,為這個夏日平添了幾分熱鬧與歡愉。
“現在夜間經濟這么火。我早就有擺地攤的想法了,前不久雅畈鎮發出定點擺地攤,還不收取攤位費的通知。我趕忙進了些小商品,擺擺地攤,發展副業。”市民鄒先生在雅畈夜市上賣一些兒童玩具,“收入還行,現在一個晚上也能賣個幾百元呢!”
平坦的地面,明亮的路燈,井然有序的經營秩序。前來逛夜市的市民無不感嘆如今雅畈的變化。而就在幾年前,雅畈集鎮都還是維持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樣子,道路狹窄、基礎設施老舊、到處是衛生死角。“臟亂差,污水橫流,路面破損……不少人說起雅畈都是直搖頭。”轉機就出現在2016年,為了徹底改變集鎮面貌,雅畈鎮率先啟動了聲勢浩大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將閑置地塊全部清理出來,該拆的拆,該整的整,該利用的利用。雅畈鎮跳出“就整治而整治”的舊框架,推行“整治+”模式,按照“非遺古鎮、婺秀雅畈”的主題,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了古鎮舊貌換新顏。
在全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和城鎮秩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背景下,雅畈鎮對美麗城鎮該怎么集聚人氣,引入業態,進而催生“美麗經濟”進行了深入探討。雅畈鎮黨委副書記王平介紹,“現在全國都放開了夜經濟。我們雅畈鎮企業多,外來人口多,離市區近,人流量大。開放雅畈夜市,能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助力雅畈夜經濟發展。”
確定時間、地點、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及相關管理要求;平整路面、發布營業通告;設置攤位,鋪設燈光電線,固定經營者攤位范圍;發布停車通告,引導社會車輛有序停車;對食品經營者健康證及經營審核……短短的十幾天時間,雅畈夜市人氣越來越旺。
如今,絢麗的燈光裝點著雅畈的夜晚,熱鬧的夜市豐富了小鎮的生活。美麗城鎮催生出火熱的“夜游經濟效益”為村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集鎮店鋪夜間營業時間延長,收入顯著上升,百姓從煥然一新的小鎮面貌中既感受幸福,更收獲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為更好打造美麗城鎮,今年,雅畈鎮又謀劃了“千年古城復興計劃”、集鎮鄰里中心、后溪景觀綠道、磊牛山公園等多個項目。“屆時,我們會在雅畈古街引入非遺文創、茶館、古玩字畫、手工藝作坊等業態。此外,還將通過花漾街區建設,將古街、磊牛山公園、鄰里中心等區塊連通起來,通過沿線的綠化、亮化、休閑娛樂設施,串點成線,形成一張休閑夜游網。”王平說。通過美麗城鎮建設,在不久的將來,雅畈鎮能實現“非遺+夜游+文創+……”等多種產業融合,進而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為雅畈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和魅力。
3 、撬動山鄉“農旅”經濟
“乖乖,你看。這個是辣椒,那個是茄子……”
“媽媽、媽媽,快來,這個玉米超級大!”
家長與孩子們手牽著手,采摘新鮮蔬果、體驗農家土灶、感受夜晚篝火……近日,首場“體旅莘畈、姑蔑風情”百場主題夜會系列活動之“親子體驗廚藝節”在莘畈鄉拉開帷幕,活動吸引了上百位家長帶領小朋友前來參加。
莘畈鄉地處南山山麓,遠離鬧市區,有著連綿的高山、豐富的植被資源,森林覆蓋率達80%,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近年來,莘畈鄉按照“山水莘畈體旅之鄉”的美麗城鎮發展思路,先后建成了8公里游步道騎行道、17公里環湖原生態毅行道、大立元露營基地、戶外休閑基地一期二期等基礎設施,并建成了麗園文體活動中心。
“這次百場主題夜會系列活動就是我們與區相關部門及專業運營機構首推的,接下去還會舉辦多場不同主題的活動。”莘畈鄉黨委委員廖祥海介紹。得益于美麗城鎮建設,集鎮面貌變美了,基礎設施健全了,原本一些空閑的地塊都進行統一設計、規整。有的鋪上了瀝青,變身為騎友最愛的“綠道”;有的種上了水果蔬菜,打造成了“周末菜園”;有的搭上了土灶,打造成了“農家體驗館”……
經過整治,集鎮品位、公共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去年莘畈鄉還成功創建了首批省級AAA級景區鄉鎮。“環境變美了,人氣集聚了,經濟效益自然就提高了。”莘畈鄉美麗城鎮建設還將特色農業、體育賽事與鄉村旅游結合,全力做好莘畈農業產業化和鄉村旅游全域化。目前,該鄉依托“莘e家”紅盟進行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村民收入實現了大幅提升。
目前莘畈鄉圍繞美麗城鎮建設的“五美”和“十個一”要求,已經謀劃了姑蔑文化綜合體、農業產業園、五美花漾街區等幾個工程項目。屆時將通過建設田園花海、果園景觀種植、垂釣競技場等,打造一個集休閑觀光、垂釣采摘、研學體驗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勝地。
“接下去,我們將把美麗城鎮建設作為城鎮產業培育和轉型升級,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契機。”廖祥海表示,“通過項目建設,挖掘莘畈特色產品、服務,將農業觀光采摘、體育賽事項目、休閑旅游等有機結合。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落實為城鎮環境優化、產業轉型升級、經濟效益提升,從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麗城鎮。”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