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眼下,金佛手陸續成熟,紛紛涌入市場。往年,金華人采買金佛手基本會去花鳥市場或直奔種植基地。今年,金佛手線上淘寶已熱銷數月,線下零售甚至擠進了商超和水果店,一度售空。為佛手愛好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佛手的基地直購價也由去年的每斤9元漲到了每斤13元。在“花滿婺城”戰略布局推動下,一顆顆金佛手撐鼓了花農們的錢袋子,也讓幸福之花開在了老農的臉上,金華人的心里。
唐村是金華有名的“佛手村”,全村家家種佛手,戶戶有盆栽。早在今年7月,佛手樹上剛剛長出青果,一眾淘寶店小二就紛紛趕來,直播拍照,為全國各地的顧客選購佛手果,合力之下也讓“佛手村”成了“網紅村”。緊接著,唐村的佛手盆栽點燃了新一波的“銷售熱”。山東、福建等地的客商紛紛趕來,動輒數百上千盆佛手被裝上車,運往全國各地的花鳥市場,扮靚了五湖四海的秋,也在“佛手之鄉”開出了富民的花。
金華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北山形似屏障,佛手得以挨過寒冬,生根結果。金華佛手經過宋、元兩朝的發展,明、清年間金華佛手產業達到了巔峰。那時金佛手種植技術已趨于成熟,市場供不應求,十分暢銷,因此金華地區出現了很多以佛手為業的農戶。出現了“養佛手,手足無甚勞,而衣食有盈余”的繁盛景象。
抗戰時期,金華雖為戰亂所擾,但是金佛手仍暢銷滬蘇地區,年產高達8萬余只。新中國成立后,金華佛手產業穩步提升。據相關史料記載,1955年,金華共擁有佛手14470株,國家收購量達6.25噸。
改革開放后,金華佛手抓住新的發展機遇迅速成長,已享譽國內外。1980年,金華佛手作為外交訪問禮物贈予日本友人,得到高度贊賞。
眼下,搭乘“花滿婺城”花博園統籌規劃設計的東風,唐村等周邊佛手經濟產業循序崛起,積極探索“文化+”發展模式,共同推動“花滿婺城”落地成景,讓幸福之花在走向小康的道路上燦然綻放。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