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曉君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唐代詩人王維對古時農夫閑暇情景的描述在如今的婺城鄉村已不多見,村民們在村頭大樹下說閑話、打撲克的情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一座座文化禮堂中,隔三差五演繹著別樣的文化故事,理論宣講、家風家訓、傳統禮儀、文藝走親……這樣的轉變,正是得益于婺城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和使用。
近年來,婺城區圍繞“上水平、高質量、全覆蓋”的建設目標,按照“一村一品牌”、“一堂一特色”的建設標準,推動文化禮堂規范化管理、常態化使用、可持續發展,為“文化名城”建設夯實基礎,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成為與“文化高地”相適應的文化地標、精神家園。
現根據省委宣傳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星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浙宣[2017]46號),經各地推薦、組織驗收,在公布2020年驗收合格500家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名單里,婺城區6家農村文化禮堂榜上有名。
蔣堂鎮開化村文化禮堂
蔣堂鎮開化村是一個擁有1900余人的大村,在新時代全面建設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開化村通過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深入挖掘周敦頤廉政文化,激活村莊廉政基因,以“班子清廉、黨員清正、村務清爽、文化興盛、民風清朗”為主要內容,進一步深化文化禮堂的建設和使用,培養廉政文化品牌。
開化村是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后世的遷居地,人文薈萃,清官碩儒輩出。周敦頤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既是寶貴文化遺產,也是文化禮堂廉政文化建設的重點。2017年開始,文化禮堂圍繞清廉文化建設,不斷挖掘鄉土文化和歷史遺存,著手打造文化禮堂蓮廉文化館及廉政文化景觀線,打響“蓮廉”文化品牌。2018年6月文化禮堂蓮廉文化館正式對外開放,2020年獲評市清廉文化示范基地,并被列入星耀金華名人旅游點。
文化禮堂蓮廉文化館的陳設將清廉意識與村民思想轉變相融合的過程進行了視覺化呈現,結合采摘蓮子、婺劇演出等系列活動,精心打造以蓮廉文化館為輻射的廉政文化景觀帶,將清廉文化因子深入開化清廉村居建設的每一個角落。
白龍橋鎮新昌橋村文化禮堂
白龍橋鎮新昌橋村位于白沙溪畔,吸收著白沙文化。2017年,在堅持建好文化禮堂,用好文化禮堂的原則下,新昌橋村將村舊電影院改造成為新禮堂,同時以鄉愁文化、鄉賢文化為特點,建成鄉愁記憶館,打造全村男女老少公共的“記憶”。
新昌橋村文化禮堂是由大禮堂、公民素質講習所、村民活動室、鄉愁記憶館、村宗祠等場所組成,主要展示村史村情、鄉風民俗、美好家園、崇德尚賢、時事政策等內容,突出新昌橋古堰文化元素,進一步提升文化內涵。
新昌橋村文化禮堂堅持思想引導、道德教化、禮儀培訓和文化熏陶,積極開展文化活動、開展文明洗禮、豐富心靈世界的精神家園。文化禮堂每年都會舉辦別具特色的新春晚會和中秋晚會,其中還與市區多個歌舞藝術團一起合作,文化活動有聲有色。此外,新昌橋村定期組織公益團隊到文化禮堂獻愛心,開展健康檢查服務,給村里的老弱送上溫暖。
長山鄉長山三村文化禮堂
長山三村位于金華市西側,擁有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朝的東村橋,三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座清代石牌坊和朱大典讀書處。其中,東村橋距今有900多年,旌節孝坊和朱大典讀書處有著獨特的傳說和故事。此外,村中還有三株省級保護古樹——古樟樹,距今有300多年,位于長山涼亭邊,現仍是村民納涼的好去處。
近年來,長山三村圍繞“人文三村”主題,挖掘鄉土文化載體,傳承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長山三村文化禮堂建成于2013年,占地800平方米,集文化大禮堂、善美講堂、村史展陳館、農家書屋等于一體,并配套建有文化廣場、停車場等室外場地,是多位一體的村級公共文化服務綜合體。
長山三村文化禮堂建設完成后,文化禮堂便成了村文化隊伍活動的“主戰場”。長山三村文化禮堂結合村民需求,制定活動計劃,做到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不僅豐富村民的精神和文化,推動村文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更是讓村文化禮堂成為了村民的精神家園。
蔣堂鎮蔣堂文化禮堂
蔣堂書香文化禮堂是全省首批書香文化禮堂建設試點之一,也是全市首個書香文化禮堂試點。禮堂占地1800平方米,擁有閱讀座位80席,圖書收藏近萬冊,報刊30余種,涉及農業科學、哲學、歷史、經濟、文學、少兒讀物等多個門類。其中,借閱功能還實現了與市、區兩級圖書館通借通還。
同時,蔣堂書香文化禮堂也是蔣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蔣堂綜合文化站所在地。除了閱覽功能外,該文化禮堂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打造集鎮文化中心、引領文體活動、促進文化繁榮”為宗旨,打造一個可聚、可娛、可學、可悟的場所。文化禮堂配備了健身房、鄉賢文化館、室外文藝活動場所等,形成了“借閱、宣講、休閑、展覽展示、讀書沙龍、全民健身、接待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禮堂,滿足了周邊群眾各類的需求。
安地鎮喻斯村文化禮堂
安地鎮喻斯村位于安地鎮東南9公里處,四面環山,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8%,被譽為天然氧吧。近年來,喻斯村文化禮堂圍繞“醉美喻斯”主題,挖掘鄉土文化載體,深入推進文化禮堂建設。村文化禮堂按照開放設計的思路,融合古戲臺、文化長廊,并配套建有農家書屋等功能場所,是多位一體的村級公共文化服務綜合體,實現了“農村文化禮堂在村中,村在文化禮堂中”。
喻斯村文化禮堂積極探索“文化禮堂+文創產業”的運營模式,結合文創發展,實現融合發展。目前,喻斯村文化禮堂設有喻斯驛站、喻斯旅游集散中心兩個文創體驗點。此外,喻斯村文化禮堂還在文化禮堂實現非遺體驗項目的點單式體驗,如活字印刷、古法造紙、絲網印刷、布貼畫、剪紙、插花、茶藝、棕編、面塑、糖畫、打麻糍、做桂花糕等。通過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喻斯村已成為了聞名的文化旅游“網紅村”。
雅畈鎮雅畈二村文化禮堂
隨著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和使用,雅畈二村的生活品質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20年,在原文化禮堂的基礎上,雅畈二村修繕了一個800多平方米的小祠堂,作為農村文化禮堂的展示展廳,用于展示和陳列雅畈二村的村莊歷史、人文遺物、民間非遺文化等。現在,每天晚上都有村民在廣場和文化禮堂里跳健美操、打籃球、唱歌,文化禮堂成為了村莊的大客廳。
此外,雅畈二村文化禮堂結合自身特色,以每月一主題、月月有活動、天天都開門的要求,成為雅畈二村文化娛樂活動的“主陣地”,喚起了群眾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被打造成為共同的精神家園,實現了家庭和睦、鄰里互助、村莊和諧、文化繁榮的美好生活新景象。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