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義烏“8.2”疫情發生以來,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一次次進入冷庫,一遍遍巡查廚房,筑起堅固防線,守護轄區內居民“舌尖上的安全”,確保市場監管領域防疫工作落到實處,織牢織密食品疫情防控網。
從細從實筑牢冷鏈物防屏障
為最大限度阻斷新冠病毒通過冷鏈渠道傳播風險,實現源頭阻斷、精準防控,近日,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進貨查驗制度、“三證一碼”“三!敝贫取⑷藛T防護等落實情況,常態化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及進口水果的排查整治和規范清零工作。連日來,出動執法人員290余人次,檢查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經營單位140余家次,共計流入進口冷鏈食品1432批次。
此次排查工作是上線“浙冷鏈”“浙食鏈”應用以來,婺城區市場監管局依托數字化管理實現“鏈”式管理的一個縮影,通過將相關信息納入市場主體專班疫情防控精密智控體系,開展定期通報,督促落實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確保信息追溯成鏈。全面排查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重點檢查進貨查驗制度、“三證一碼”“三專”制度、人員防護等落實情況,截至目前,婺城區共激活主體374家,賦碼率和掃碼率均達100%。
同時,婺城區市場監管局還依托集中監管倉實現“聚”式管理,規范管理區集中監管專倉,通過人員駐點和視頻監控,全面掌握消殺作業情況,重點檢查制度落實和進口冷鏈食品“上鏈”情況,嚴格落實人員核酸檢測和集中封閉管理制度;加強對冷庫的合規監管,全面掌握10立方米以上冷庫的數量、單位、食品類型及人員情況,加大進貨查驗、追溯管理和人員健康管理力度。在新辰冷凍品市場集中監管專倉,記者通過監控看到,開柜貨物在全面消殺并出具核酸檢驗陰性結果后進行賦碼再裝貨,通過“浙冷鏈”系統打印出具《出倉證明》,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在進入婺城時實現首站賦碼,源頭智控。
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緊抓“人、物、環境”三要素,依托“三證、三!睂崿F“合”式管理,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排查,摸清底數、全面整規;著重檢查“三證”是否齊全,嚴格落實“三!币,督促經營者認真做好防控措施和人員健康管理,落實從業人員核酸檢測情況。
“智慧監管”上緊隔離點供餐“安全鎖”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為有效保障集中隔離點食品安全,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健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凸顯“數字賦能+智慧監管”,確保隔離點供餐安全、平穩、有序。
據介紹,婺城區市場監管局融匯“陽光廚房”“眾食安”“浙江防疫餐飲在線”平臺三應用,實現信息共享。將陽光廚房、食材信息、食品留樣、自查檢查等信息歸集一體,實現每個供餐點餐飲制作全過程管控和全鏈條追溯。推進供餐單位后廚全面“陽光化”,全面激活使用“眾食安”。目前,全區4家供餐單位后廚已全部安裝“陽光廚房”,陽光廚房覆蓋率100%,并已全部上線“浙江防疫餐飲在線”平臺。
同時,通過“陽光廚房”“防疫餐飲在線”“眾食安監管端”線上查看供餐單位廚房烹飪、清洗消毒、分餐等關鍵環節的實時狀況,有效倒逼其規范穿戴工作衣帽、口罩。8月以來,累計線上查看近64家次,發現臺賬填報不全、留樣餐次不全等各類問題共9條,已及時督促供餐單位整改到位。定期對供餐單位開展全面排查,現場檢查食品倉庫、粗加工、烹飪等區域,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在一日內整改到位。
此外,針對供餐單位的服務質量、配送時長、保溫措施、規范操作等內容定期綜合比較,利用浙政釘、微信平臺建立隔離點供餐單位聯絡群,及時通報問題隱患,動態跟蹤整改進程。一方面,對隔離點供餐單位所在轄區的基層市場監管所進行通報,指出各供餐點存在的問題,實現靶向監管。另一方面,基層市場監管所對供餐單位存在問題進行每周通報,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下一步,婺城將繼續抓緊抓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重點領域防疫閉環管理,強化智控運用力、提升日常監管力、提高應急處置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交出疫情防控高分答卷。
記者 徐樂 見習記者 汪詩涵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