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紅星)“家門口就有散步賞景的好地方,我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了。”近日,記者在婺城區芙峰街與通園路交叉口看到,這里多了一處高顏值的“口袋公園”。伴著冬日暖陽,老人們休閑小憩,孩子們玩耍嬉戲,感受“家門口”的愜意生活,“見縫插針”的綠色空間大大提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感。
據悉,這處新改造完成的通園路口袋公園是婺城區迎亞運省運城市風貌提升項目之一,總面積近4900平方米,投資約400萬元。在建設過程中,該處口袋公園延續了原有的場地大草坪,以流線型曲線為元素,以草坪客廳、健身步道為主要空間,以特色座凳、異形廊架、翻頁景墻為亮點,打造互動體驗花園,讓大片荒廢的綠地成為居民“家門口”的天然氧吧。
沿公園步道前行,只見喬木與灌木叢高低錯落,代替了過去雜亂的草地與綠籬,兩側的小花迎風開放,不少路過的市民被這里的“高顏值”吸引,紛紛入園走走看看,感嘆城市環境的巨變。“自從公園修好后,白天有帶著孩子來玩攀巖、滑滑梯的,晚上有散步、健身的,這里一天到晚都很熱鬧。”居民陳女士說,口袋公園逐漸架起了高樓間人們溝通交流的橋梁,溫情的鄰里時光又回來了。
口袋公園也叫袖珍公園,是規模較小的城市綠色開敞空間,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像“口袋”一樣鑲嵌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再配置座椅、步道、健身設施等便民服務設施,成為居民樂于進入的綠色休閑空間。近年來,婺城著力加強城市公園規劃建設管理,因地制宜建設群眾身邊的口袋公園,在城市“零碎地”通過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等方式,打造出一個個“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的城市綠色開放空間。
作為婺城區迎亞運省運風貌提升項目中的其中一個子項目,2022年,婺城區投入6000萬元在轄區范圍內新建提檔口袋公園24個,其中新建類15個、提檔類9個,總面積達4.8萬平方米。據了解,目前除雙龍大橋北橋頭口袋公園正在加緊施工外,其余23個口袋公園已全部完成建設提檔。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口袋公園35個,這些口袋公園不僅拓展了城市綠色空間,還為市民的休閑娛樂提供了新去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群眾生活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如今,漫步在婺城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就能遇見別具特色的口袋公園,政府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讓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底色”更足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