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指出,根據國內外多個疫情研究模型測算,我省第一波疫情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迎來高峰,也不排除提前到來的可能。這期間恰逢農歷新年,疫情將伴隨人口流動加速傳播。
隨著防疫措施進一步優化,社會防疫信心進一步增強。審視當前疫情防控態勢,公眾情緒漸趨穩定,各項疫情防控的節奏有條不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陽性不可怕,有癥狀也不可怕”。面對新冠病毒,要有必勝的信心和樂觀的心態。
這幾天,婺城區白龍橋鎮中濟社區組建了“小區互幫互助”微信群,在為轄區居民提供幫助的同時,也溫暖了冬日鄰里情。
在疫情政策調整后,中濟社區收到了很多社區居民的咨詢,有些居民反映自己感染后居家隔離期間沒有相應的藥品,也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資;有些居民覺得自己有相關癥狀,而出現了“幻陽”心理;有些想了解接種疫苗、做核酸檢測的相關信息……針對這些情況,中濟社區第一時間組建了“小區互幫互助”微信群,為轄區內5個小區建立了“民情反映——社區反饋”的雙向快速通道,提供24小時便民服務。
患難見真情,難關時刻,社區溫暖鄰里的互助是治愈傷痛的良藥,這份真情,也分外令人感動。
人心穩,疫情防控的大局就穩。專家研判,隨著疫情發展,“一老一小”等脆弱人群的感染人數和比例后續將逐步升高。如何應對疫情高峰的沖擊,保護家人的健康,是一個重大挑戰。面對即將到來的峰值,各級各部門要把加強宣傳引導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讓政策措施、保障保供、疫情防控動態、個人防控要點、購藥就診通道等重要信息,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傳達到群眾,力求講清楚、說明白。信息越充分,人心就越踏實。連日來,人們紛紛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陽過”經歷,語言或輕松或幽默,樂觀從容顯而易見,這樣的宣傳引導非常重要。
不過,相比宣傳引導,保障保供也特別重要。保障保供中,有兩項特別重要。一是個人居家用藥和抗原試劑檢測,另一個是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救治能力。應該說,各項保障措施正在有序完善,不管是“移動診室”的投入使用還是陸續免費發放退燒藥,這些暖心舉措都給市民以心安。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進一步拓寬保障保供的通道,讓群眾購藥更方便、就診更及時。
理性看待疫情,科學做好防控。當下,我們每個人最緊要的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既是身體的,更是心理的。做好個人防控,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疫情防控的大局負責。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