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 通訊員 譚晨)春風拂暖催新綠,植樹造林正當時。連日來,隨著浙江省“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暨金華市2023年全民義務植樹月活動——我為亞運種棵樹啟動儀式在婺城區東方紅林場舉行,全區各鄉鎮街道也積極響應號召,參與到植樹造林中來,在全社會營造“植綠、護綠、興綠”的濃厚氛圍。
近日,在竹馬鄉姜衙村“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打卡點,預約市民共計150余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當天,市民們帶著小樹苗、鋤頭、鐵鍬等工具來到姜衙村里斗垅水庫,分工明確、熱火朝天地迅速行動起來。挖坑、扶苗、埋土、澆水……兩個多小時后,五百多棵鮮活的無刺枸骨、紫薇等樹苗在微風的吹拂下昂然挺立,迸發出盎然的生機,組成了一幅和諧的自然美景。
在東方紅林場白龍橋林區“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打卡點,共有200余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共種植紅楓和雞爪槭三百多株。活動現場,大家伙手持鐵鍬等工具,三五一組、勞作忙碌,揮鍬鏟土填入樹坑,培實新土堆起圍堰,共同種下一棵棵樹苗。
在新獅街道下裴村“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打卡點,來自浙江科貿職校、新獅街道等單位志愿者以及預約植樹的群眾、師生代表共計100余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種植浙江楠、美人梅等樹種300株。市民們在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協助下,分工協作、配合默契,或扶正樹苗、揮鍬鏟土,或填平樹坑、踩實新土,或提水澆樹、培土圍堰,每個環節銜接緊密有序,共同栽下一片綠色,一株株小樹苗迎風而立,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雅畈鎮磊牛山公園,雅畈鎮領導班子及其家屬共計20余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參加義務植樹的人員揮鍬鏟土,栽植樹苗,提水澆灌,每道工序都做得仔細認真,個個爭先恐后,干得熱火朝天。經過1小時的辛勤勞動,大家共栽植柳樹、櫻花、紅楓等樹種40余株,為雅畈鎮增添一片新綠。
箬陽鄉黨委組織全鄉鄉村兩級干部在瀛頭村九龍路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活動吸引來自瀛頭村、大應村、羅坪村及箬陽村等村民志愿者共計80余人參加。植樹現場人員涌動,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大家揮鍬鏟土、扶苗植樹,種下了一棵棵樹苗,也種下了春天的希望。當天,共種植銀杏樹等樹種150株,放眼望去,栽植的樹苗整齊有致,在春風的召喚下搖曳生姿,煥發出勃勃生機。
婺城是全國森林城市、全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森林面積121萬畝,覆蓋率達58.1%,擁有全省最大的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婺城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開展植樹增綠行動,2022年完成千萬畝森林質量提升工程“落地上圖”4100畝,全區13個鄉鎮全部跨入省級“森林城鎮”行列,在全市率先推深做實林長制,“非法林木采伐一件事”列入全省一件事改革試點,在“管綠、增綠、穩綠、活綠、富綠、保綠、護綠”上久久為功,共同富裕的“綠色”底色擦得更亮。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決戰決勝亞運舉辦之年。婺城將以主辦姿態扛起協辦責任,將“我為亞運種棵樹”活動與迎亞運城市風貌提升有機結合,為亞運添一份綠,為婺城增一份彩,助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