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傅偉炎 通訊員 祝程翀)家住城北街道的張先生今年從企業退休了,準備在小區附近開家小超市。讓他意外的是,在婺城區行政服務中心,他不用提交任何材料,只用一張身份證,就辦妥了證照。張先生感慨道:“為辦理營業執照,我準備了一大堆材料,沒想到現在一張身份證就搞定了。”
近年來,婺城持續發力“最多跑一次”改革,通過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多項改革舉措獲得了省級、市級層面的肯定,不僅貢獻了婺城改革經驗,也惠及了眾多企業和群眾,很多“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
到婺城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的人感受很深——現在要交的材料比過去少了。企業、群眾辦事要交的材料少了,甚至不用交紙質材料。原來,婺城區通過優化流程、削減權限、職能整合,從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后管理轉變,推進“最多跑一次”。如今在婺城,已經實現企業開辦“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領取、一日辦結”,網辦率達95%以上。
婺城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數字化轉型決策部署,堅持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構建線上跨部門聯合審批快速通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讓數據跑、部門跑代替群眾跑,實現以更有效的“管”促進更大的“放”提供更優的“服”。
以數據共享為基礎,全力推進“減事項、減證明、減窗口”,通過數據共享加快流程再造。比如,原來戶籍分戶、戶籍立戶時需要到村(社區)開具證明,是村(社區)掌握本區域實有戶數的一個渠道,現在證明取消后可直接去派出所辦理。公安部門通過強化與基層信息溝通的渠道,加強數據的及時傳遞,方便基層村居掌握戶籍信息,做到減證明后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減。
減流程、減材料、減費用,加數據、加服務、加網辦,實現零證明、零見面、零次跑。
在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方面,商事登記企業開辦網辦率達90%以上,材料壓縮幅度20%以上,企業開辦、注銷實現2環節、1日辦、零費用,基本實現了“最簡辦”和“最快辦”,最大限度激發企業、群眾投資熱情。
在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方面,開展市、區兩級事項精細化梳理工作,組織全區37個單位對2241項政務服務事項開展精細化梳理,明確權責劃分、業務流轉程序等內容,進一步規范行政許可權力運行。
在項目聯審聯批機制方面,在區行政服務中心建立企業項目審批服務專區,明確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將建設、消防、人防等部門的審批按照“一次申請、一套材料、一個批件”的模式,實施“多合一”辦理,實現企業投資項目從賦碼到竣工驗收審批“最多80天”內完成。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縱觀婺城,像這樣直面群眾“煩惱”,解決企業“困擾”的舉措還有很多。從“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出發,婺城始終堅持“三服務”理念,干部“一馬當先”,當好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員”、安企助企的“施工員”、惠企政策的“宣傳員”,真正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家”的溫暖。
通過系列改革,不僅提升了群眾和企業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也激發了大眾投資創業熱情。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區登記在冊市場主體總量59302戶,同比增長8.88%。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