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山茶物種園、茶花文化園、中國茶花博物館……作為金華的市花,茶花開遍城市的角角落落。3月16日,2024金華市茶花文化交流周暨婺城區鄉村網絡文化宣傳周正式開幕,八方賓客同聚婺城,共話花事。
01
山茶獨展眾花叢
在唐光化二年的《南詔圖》畫卷中,栩栩如生的云南山茶古樹是中國繪畫中最早出現的山茶形象。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當時人們非?粗夭杌ǖ牡匚,因此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
中國第一個有記載的茶花品種是“貞桐山茗”,唐代丞相李德裕著的《平泉山居草木記》中寫道:“是歲又得稽山之——貞桐山茗!钡搅怂未杏涊d的茶花品種達到15個,越丹、玉茗、都勝、鶴頂紅、黃香、粉紅、玉環……千百年來,茶花深受人們喜愛,也孕育出了獨特的茶花文化。
在婺城,人工盆栽茶花的歷史超過800年,是迄今最早有盆栽茶花文獻記載的地區。1986年,金華正式確立山茶花為金華市花,茶花熱不久就席卷了全市。80年代末,原來負債的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依靠種植茶花,走出了十多個萬元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村”。1993年,竹馬鄉被農業部授予“中國茶花之鄉”稱號,茶花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知名度不斷擴大。2003年,浙江省全面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打造美麗鄉村,也是在這一年,國際茶花物種園正式在下張家村落成,園內保存了200余個山茶物種,是世界上首個包含收集、保存、栽培、馴化、育種等功能的山茶屬物種公園。
隨著茶花“強勢”重返婺城花園,茶花所蘊含的豁達通靈與高潔美好的精神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婺城人的思想和性情,人們養茶育花的同時,延續著茶花的文化生命。
02
“茶花”搭臺婺城“花文化”交流
2003年,第十六屆國際茶花節在下張家村隆重舉辦,26個國家,300多位外賓,數萬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下張家村連續承辦金華市茶花文化交流節,竹馬鄉憑借茶花產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21年間,茶花文化交流活動在婺城從未間斷。
2024金華市茶花文化交流周暨婺城區鄉村網絡文化宣傳周的開幕式上,茶花新品種發布、“花為媒”婺城重大項目簽約儀式、“茶花新娘”集體婚禮……大家相約在婺城的美好春天,在山茶爛漫的三月,見證茶花的新故事。同時,本地知名朗誦藝術家及詩詞愛好者相聚于此,共同誦讀山茶花詩歌。市民游客還參與了山茶花主題有獎互動問答、宋韻演出等趣味活動。
現場,不少精品茶花正在展出,六角大紅、十八學士、金碧輝煌……各式各樣的茶花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賞。除此之外,不少“中西結合”的品種,也來到了現場,如夢娜花豪斯玫瑰、戴安娜夫人等,別樣的風姿,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茶花非遺文創集市,也讓茶花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傳統編織、手工糕點、剪紙等以“茶花”為核心元素的非遺產品極具婺城特色,展示著“婺風宋韻”新發展。
“太熱鬧了,今天帶著孩子一起來賞茶花,看新農村!笔忻裢跸壬f。今天的下張家村,如王先生一樣全家出游的市民游客還有不少,下張家村共富館、國際茶花物種園等地,上百種茶花展示、展銷,為茶花愛好者們呈現了一場茶花的盛宴,展示著茶花的文化風韻。村里的茶花展銷會,更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選購,家住市區的胡女士下午來到展銷會:“我替我姐姐來買裝飾新房的茶花,看中了幾株,現在視頻讓她選一選!
在村文化廣場,精彩的婺劇演出讓氛圍更加熱鬧,戲迷們圍在戲臺前,隨著臺上劇情起伏,不時爆發出掌聲、叫好聲。婺城區黃大仙婺劇團為大家帶來了《王府奇案》《西湖相會》等經典劇目,讓村民在家門口盡享婺劇盛宴,演出現場鼓樂齊鳴,觀眾還舉起手機、相機拍攝下精彩的瞬間。
據了解,茶花文化交流周期間,來自臺灣茶花學會和臺灣茶花育種學會的5名茶花專家來到婺城,走訪羅店鎮、竹馬鄉下張家村的茶花基地,和婺城的茶花專家們展開了一場深入的交流會。此外,活動還邀請了文化網絡大V、自媒體、kol等參加,#山茶綻放春暖婺城##鄉村網絡文化的春天##茶花為媒見證幸福#等微博話題紛紛被轉發推廣,通過網絡流量宣傳茶花文化,點亮婺城茶花金品牌。
03
爬坡過坎推動茶花產業轉型升級
守正創新,用新思路、新想法、新模式激活茶花產業的新業態!皬2017年開始,每逢茶花文化交流節,我們就會組織50—60人規模的茶花直播大賽,這是對花農職業技能的一種檢驗和提升,也是讓我們的茶花更出圈的一種新方式!毕聫埣掖鍍晌瘏纹G青說。近年來,通過線上直播、多媒體互動等方式,婺城的茶花經濟搭乘上“云上快車”駛入發展云平臺,“互聯網+茶花”的模式讓茶花銷售、宣傳如虎添翼。
除此之外,茶花精油、純露、永生花等茶花產品紛紛亮相,婺城區不少能工巧匠以“茶花”為核心元素,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讓小小一朵茶花“開出”更多的價值。同時,茶花文化經濟出現了豐富的形態,下張家村茶花文化禮堂里建成了茶花主題展館,吸引許多人到這里開展研學活動。茶花主題文旅經濟、深加工茶花副產品經濟等相繼綻放,為茶花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花二代’是未來茶花種植的主力軍,怎樣培養更多的年輕人加入茶花種植行業,是我們接下去要探索的!眳⒓硬杌ㄕ逛N的花農吳芳云說。目前,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花二代在茶花行業依舊缺少,所以培養“花二代”已是產業發展的前沿問題,只有“花二代”真正從父輩手中接過“茶花”接力棒并注入新的元素,才能帶領茶花產業爬坡過坎、推動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在人才力量的培育上,婺城發揮本地花卉協會、園藝公司的實踐經驗優勢,重點培養對花木產業感興趣的返鄉創業大學生、退伍軍人和青年農民工等,不斷探索各種方式,培育一批“有技能、會管理、善經營”的花二代。
婺城的“花市”仍面臨著眾多挑戰,然而,婺城人也不斷用智慧來創新破局,一次次的茶花文化交流也為婺城的“花事”創造了不少發展機遇,美麗的風景中綻放的不僅是“山茶花”,更是“花經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