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長”用心研制專屬“配料表”,通過五色卡、家校本觀察孩子
面對一個膽小、沒有安全感,還特別愛哭的孩子怎么辦?遇到一個性格暴躁、常以打罵方式表達內心不滿的孩子如何教育?學生情緒低落、學習興趣減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該如何疏導?
日前,在金師附小鳳山校區(qū)舉行的婺城區(qū)首屆心育故事演講比賽中,老師們給出了一個個有關“搗蛋鬼”“叛逆少年”“玻璃心”“躁動癥”“抑郁癥”“帶刺玫瑰”“另類孩子”等陪伴、轉化的暖心故事。
本次比賽由婺城區(qū)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舉辦,主要聚焦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成長,關注班集體良好心育氛圍建設、家校協(xié)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機干預等教育主題,指向實際問題解決過程,注重個案輔導創(chuàng)新實踐,體現(xiàn)心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情懷。全區(qū)218名老師和家長報名參加,最終65人進入決賽,現(xiàn)場分中小學和幼兒園兩個組進行。他們將日常生活中一個個真實案例凝練成短小精悍的故事,讓生動有愛的育人過程和結果被看見、被理解,讓溫暖和智慧彼此傳遞。
“廚師長”章老師:讓每一個孩子色香味俱全
“章老師,皮皮蝦半夜三更把我們喊醒聽她講恐怖故事,嚇得我們都睡不著!”“章老師,不好了!我看見皮皮蝦在翻墻,她要逃學!”“章老師,皮皮蝦把同學手臂咬出血了,還大罵生活老師!”
金華市榮光學校老師章晨講了一個小名叫“皮皮蝦”的女孩從苦澀、落單到變得噴香、美味的故事。學生們口中的“皮皮蝦”是這所寄宿制學校里出了名的人物,散漫自由、霸道無理、狂妄自大,大家都不敢輕易接近她。她也因此常常落單,和誰都顯得生疏。此時的她簡直就像是一只硬殼帶刺、生澀的皮皮蝦。
各種惡劣、奇葩的事情在她身上反復出現(xiàn),章晨嘗試用焦點解決短程治療對她進行心理咨詢。“皮皮蝦”說,自己從幼兒園就開始住校,“反正我就是一只野生的皮皮蝦”。
經(jīng)了解后得知,“皮皮蝦”5歲時便被父母“扔”在寄宿制學校,雖有老師呵護,但缺少父母的關注,這導致她嚴重缺失安全感,變得敏感焦躁、偏執(zhí)易怒,對任何人都敵意滿滿,做任何事都要借助“武器”。這“武器”有時是暴躁的脾氣,有時是硬硬的拳頭,有時是封閉的內心。經(jīng)長時間觀察、溝通,章晨發(fā)現(xiàn)“皮皮蝦”已然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危機,不僅有失眠、情緒失控等情況,更有暴力和抑郁傾向,“此時的她,簡直就像是一只又辣又咸的皮皮蝦”。
章晨在“心育日記”里寫道:“孩子的成長就像炒菜,你往里面撒什么,就會是什么味道,撒鹽則咸,撒糖則甜,撒醋則酸……這群住校的孩子更需要我傾注暖心的呵護。讓每一個孩子都不落單,讓每一個孩子都色香味俱全,我一定要尋找到專屬于皮皮蝦的那一劑調味料,組成最完備的‘皮皮蝦的配料表’,助力她在學習生活中身心向陽,快樂成長。”
為此,章晨協(xié)同聯(lián)動學校、家庭和社會,以多種形式來干預、解除“皮皮蝦”的心理危機,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她作為一個班的“廚師長”,研制出獨屬于“皮皮蝦”同學的調味料:“C位主角”感受認可的澀味、“怦然心動”體會互助的甜味、“感同身受”領略理解的酸味、“雙向奔赴”見證親情的鮮味、“純愛戰(zhàn)士”品悟公益的香味。像是心鎖被解開了一般,“皮皮蝦”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從陰郁沉沉慢慢升騰為有力量感和希望感。
“皮皮蝦”本人也在日記里寫道:“以前的我,是一只硬殼帶刺的皮皮蝦,不僅扎手,還很扎心,人人都討厭我。現(xiàn)在的我,是一只經(jīng)得起清蒸、紅燒的皮皮蝦,因為我學會了包容和善良!是一只經(jīng)得了椒鹽、醋溜的皮皮蝦,因為我自信勇敢,能直面困難!也是一只經(jīng)得住爆炒、麻辣的皮皮蝦,因為在我的世界里,有很多很多愛!”
葉老師的五色愛心卡:幫學生調適好心情
金師附小鳳山校區(qū)的葉靜老師講了一個“微笑”女孩的成長故事——笑,是你的超能力。2020年8月,她接手一(9)班,為更好了解38名學生及其家庭,她設計了一套專屬五色愛心卡,用不同顏色表征孩子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早上孩子們進教室,就把代表當下心情的色卡插進自己的姓名牌。葉靜利用早讀時間,走到這些插入紅色、黑色、藍色卡的同學身邊傾聽引導。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交流,她發(fā)現(xiàn)班里有6個孩子的情緒色卡經(jīng)常是不快樂的顏色,其中23號小婉是最令人詫異的。印象中,小婉是在校從不惹麻煩的乖乖女,笑起來眼角彎彎的,那么美麗可愛,難道她就是心理學書中看到的“微笑抑郁”?
葉靜跟家長溝通后了解到,爸爸在外地上班,媽媽一人帶著兩個女兒,經(jīng)常將工作中的壞情緒,以及對妹妹調皮搗蛋的不滿遷怒于小婉。沉重的家庭負擔,無疑是小婉的心靈枷鎖,可她沒有辦法改變。
有一天,葉靜在家校聯(lián)系本上發(fā)現(xiàn)孩子們經(jīng)常格子寫不完,決定在家校本上開辟一塊記錄心情的“秘密基地”,讓孩子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并分析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孩子的情感世界是靈動的、豐富的,只要慢慢挖掘,會發(fā)現(xiàn)精彩無限:如班級跳長繩一等獎,用“花香十里”的秘密信號代表心情好;數(shù)學考砸了,心情像切洋蔥一樣……
某日早上,小婉心情的秘密信號是一顆“破裂的心”,她一定遇到了難過崩潰、不能解決的事。葉靜把小婉約到辦公室了解情況,原來家里喬遷導致上學遲到,當她走進教室,感覺所有同學,包括最好的朋友梓碩都在笑話她。
看著小婉眼中噙著淚水,哽咽地傾訴著,葉靜發(fā)現(xiàn)平時乖乖文靜的她,內心原來如此敏感。葉老師用心理小游戲幫小婉慢慢走出“情緒的沼澤”,小婉的情緒一點點被看見、被釋放、被治愈,那敏感的“心環(huán)”小了小了更小了。
葉靜希望班里像小婉這樣,日常表現(xiàn)不是最優(yōu)秀也不是最鬧騰的一大批平凡孩子,能有一處港灣,傾訴自己一天的小失落、小懊惱、小情緒,能有一方天地,展現(xiàn)平常生活中的一點小火花、小驚喜、小成就,它們可能不被人看見,但值得被記錄,成為童年的回憶。三年級時,她又對家校本做了兩點微調:一是心情信號變成具象的心情指數(shù),孩子們在0至100分區(qū)間內選取一個數(shù)字;二是給學生一種導向,情緒是身體的一部分,要學會正視并調適每一種情緒,做情緒的小主人。
有時候把心情調適好了,所見皆美好。有一天,小婉驚喜地發(fā)現(xiàn),“遇見不開心的事要說出來”“找到合適的方法”“幽默一點”都能使自己的心情指數(shù)上升上升再上升。葉靜說,四年來她通過五色愛心卡、家校記錄本,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的裂縫,通過溝通、疏導、交流,從裂縫中照進一束光,讓像小婉這樣敏感又平凡的孩子,能正視自己的情緒,不刻意掩飾悲傷,不臆測他人想法,不僅臉上有笑,心中也有笑,快樂的時候笑,不快樂了就緩一緩再笑。“我想要的不僅僅是你面帶微笑,更想你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