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靜姝)前段時間,年輕人鄒建斌的漢堡店在金華人的社交平臺小“火”了一把。這位有著聽力障礙的青年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市區租下了一家店面,在婺城區殘聯及相關部門的幫助指導下,他了解了用工知識、政策補助、金融扶持等相關方面的內容,為店鋪招聘了3名店員,并制作了“茭白漢堡”“火腿漢堡”“佛手氣泡水”等帶有婺城特色的食品,推廣給食客,走上了自己的創業路。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殘疾人來說更是如此。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如何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實現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是婺城區一直以來關注的“課題”。去年來,婺城區以殘疾人就業為著力點,通過開展殘疾人就業服務、崗位開發、零工驛站建設、兜底幫扶、現代社區“嵌入式”服務等舉措,高質量推進殘疾人就業,把殘疾人“短板”變成“潛力板”,為婺城共同富裕建設提供新的發力點。截至目前,累計為4000余名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幫助116名殘疾人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全區殘疾人就業率達到71%,殘疾人就業率位居全市第一。
“我們對全區未就業殘疾人進行了一次基礎信息核對,對有就業能力和需求的殘疾人組織開展一次職業能力評估、一次就業服務,共建立了2701名殘疾人就業創業檔案,為開展精準幫扶提供有力支撐。”區殘聯工作人員說,除了及時掌握殘疾人的就業動態,殘聯還為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群體開辦了保健推拿、直播帶貨、非遺扎染等線上線下技能培訓,為殘疾人就業賦能蓄力。此外,殘聯還聯合工會、人社等部門開展職工技能競賽,以賽促能,強化殘疾人就業本領,進一步激發殘疾人創業創新動能。
為多渠道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去年,婺城區還搭建了全省首家“殘疾人零工驛站”。該驛站依托瑯琊殘疾人之家,不僅設置了信息發布區、招聘洽談區,還設置了臨時休息場所以及充電、飲水等區域,為零工人員提供“歇腳地”。驛站會定期舉辦招聘會,定時更新崗位,主要挖掘適合殘疾人的無學歷、無技能門檻的公益性零工崗位,從而保障其就業。
與此同時,區殘聯將殘疾人零工驛站“三公里”范圍內的殘疾人列為重點服務對象,建立求職登記和用工需求信息庫,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高效便捷的零工服務,既幫助他們閑時打工,又幫助用人單位忙時用工,改變了招聘和求職“兩頭找不到”的局面。通過“零工驛站”的積極對接,目前已經幫助91名殘疾人及其親屬實現輔助性就業。
記者手記:就業是殘疾人實現自身價值、融入社會,從根本上改善生活狀況的重要途徑。當前,殘疾人就業的現實狀況和我們的預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多更公平的機會,除了為殘疾人群體拓寬就業渠道、完善殘疾人就業的教育培訓制度,還需在更深層次上破除一些思想觀念、體制機制上的障礙,推動形成更加理解、關心、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環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