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金雨晴)5月16日上午,婺城區人民政府二樓大廳豎起兩排精美的展板,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向受眾展示著一棟棟古建筑精巧的外觀。據悉,這是由九三學社金華市婺城區基層委員會和金華市婺城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舉辦的“走近婺文化——婺派建筑科普展”,其中所展示的古建筑便是婺派建筑。
長期以來,婺派建筑被社會認為是徽派建筑的一支。然而與源于徽商文化的徽派建筑相比,婺派建筑源起于崇文尚教的八婺文化,體現了中國儒家居住文化模式。一代代八婺人將自己的思想、品德、操守物化為建筑,形成地域文化鮮明、三雕藝術見長、書卷氣息濃郁的建筑特質,顯現出這片大地上獨特的文化印記。
“一棟建筑,其實就是一部歷史,也是文化的載體!贝舜慰破照沟臄z影師成曉波介紹道,“當面對實物時,對于繼承、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會理解得更深刻。婺派建筑是婺文化的有形載體,具有歷史文化的可讀性,能夠幫助受眾更好地走近婺文化,理解婺文化的內涵價值。”
為了讓受眾解碼自己的文化基因,走近“有形”的婺文化——婺派建筑,2024年初,九三學社婺城基層委成立了“婺派建筑科普小組”,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專家汪燕鳴為技術指導,在各鄉鎮進行實地調查,以文字和攝影的形式收集實物資料。此次科普展由汪燕鳴撰文、成曉波攝影,為方便觀眾輕松閱覽,采用圖文并茂和問答的形式進行簡單介紹。
據了解,本次活動也是婺城區2024年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的一部分。5月25日以后,科普展將來到古子城展出,歡迎廣大群眾前往參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